育伦留美总裁陈笠博士 家长如何参与孩子美国名校的申请
陈笠博士从2004年开始创立育伦教育品牌,一直致力于将国际教育的先进教学引入中国,促进了上海、苏州等地的一流学校与美国私立菁英高中的深度合作,并为2008年创立育伦留美高端留学服务品牌奠定了基础。迄今,育伦留美已经成功指导数百名中国学子成功申请到了包括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布朗、康奈尔等美国一流大学。
陈笠博士
知名国际教育专家
上海育伦留美教育总裁
陈笠博士在演讲中,首先谈到了“选择”的话题。现在的教育竞争,从学校的选择开始。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对于孩子未来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我们很难预判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学什么专业才是好的。所以我的理解是,在高中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陈博士谈到了自己的女儿,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大二,因为女儿这一路的教育选择进入了美国常春藤大学,让从事留学事业10年的他,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也因为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让他又坚定了当初和女儿一起做出的选择。
“从哥大本科毕业后又去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的李开复先生,曾作为校友受邀去哥伦比亚大学进行演讲。他在演讲中说到,在哥大几年的本科学习,那样的通识教育,对于他未来成为知名的计算机专家,成为非常成功的投资人,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哥伦比亚大学作为8所常青藤学校之一,代表着美国大学的菁英教育,也充分展示着美国大学教育优势。陈博士总结为三点:
一、不需要在高中毕业立刻确定大学的专业
美国的大学基本上是在就读两年左右的时候去确定专业,如果你是文理学院的话,需要
在就读两年之后确定专业,如果你是工程学院的话,一年以后确定专业。这个对孩子来说,就有空间和时间,用来探索孩子本身对专业的兴趣,未来选择专业的方向。
二、学生具有多样性
美国的学校,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他们聚在了一起,思考问题的方式肯定会相互影响,对孩子成长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三、大资源优势
在美国以外接受教育的学生是很难获得在美国就业的机会的,而在美国本土读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可以享受到和美国学生一样的实习、就业资源,享有同样的竞争机会。美国学校对于申请、签证面谈要求非常严格,近些年来,也慢慢放开,良好的签证形式(OPT签证)、移民的优惠政策等等,都是美国作为留学首选的道理所在。
陈博士从女儿和历年帮助申请的学生的案例中,不断发现美国大学的教育对孩子培养的启发性和全面性,也在帮助学生家庭的申请中,不断发现父母在孩子申请中的关键性作用。
很多家长在孩子就读国际学校以后,混迹在各种各样的留学群,每天就是张妈妈是这么说的,李妈妈是那么说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所以我想接下来的12分钟时间里,给大家传递一些比较实用的信息。
我每年大概接触一百多位学生,送他们去美国留学,每年都有不少爬藤成功的同学,进入美国前20名的大学。一路总结下来,我觉得家长的有效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在道听途说以后,做了许多无用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误区一:标化成绩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家长在孩子就读国际高中以后,一天到晚就在忙托福、雅思,常常忽略了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家长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学校的成绩是最关键的,不管这个课到底是用英文上,还是用中文上,都无所谓,这个课内容本身的掌握,对孩子来说最重要。
误区二:过分依赖课外培训提高成绩
想让孩子提高成绩,不管校内成绩也好,标准化的成绩也好,参加培训班是有必要,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一直要靠培训班去提升成绩,那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一定不能让他养成这个习惯,如果这个习惯养成了,我真的不建议你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大学。
误区三:课外活动可以代替学术成绩
还有一个就是课外活动可以替代学术成绩,这也是我们很多家长的误区,以为到国外的大学,搞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就可以,或者你碰到有些机构说参加这个活动那个活动都可以,然后本末倒置,一个学生,最关键的课堂内学习都没学好,搞再多的活动都是无效的。
误区四: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复制的升学公式
有的家长一听到别人的孩子读了哪个好学校,就让自己家的孩子也按照这个模式去跟。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实际上,去美国读大学,一定不是这种模式。美国的大学最重视学生的多样性,按照数学的反证法,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我所有的学生都是按照模板出来的,那学生的多样性从何而来?所以一定不要照搬别人的方法,把自己的特长、特点抓好,做到极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五:升学是孩子的事情
还有家长认为升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实际上一旦你的孩子决定出国了,高中这三年的陪伴都是非常重要的。跟孩子日常的沟通交流、带他去看学校等等,都是你参与陪伴的方式。因为出国的孩子不像参加高考,分数你比我多一分,你就在我前面,不是这样,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要把握这一切,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是有难度的,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应该在各个过程中去参与、陪伴。
误区六:等所有成绩都出来了,再考虑规划
尽早去做准备,对孩子来说也是有帮助的,不要等成绩出来了,再去规划。升学这件事情,主要是四个字“赢在假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平常的时间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是假期是可以自己做主的,所以申请的关键是赢在假期。制定合理化的考试计划,不用过早,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
美国大学的申请,尤其是爬藤的孩子们,在准备的每一步上,都是提前规划好并坚定实施的。陈笠博士每年帮助学生进入藤校,与他们2-3年的申请规划和陪伴,不仅是学生们收获了满意的结果,也让育伦留美的每位老师都得到了成长。
(注:此文属于科教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