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专业养老院-南昌普亲养老院-非语言式的心理照护
在老年人非语言的心理照护技巧里,往往是借住目光与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空间距离等来传达思想、感情、观点、目标及意图的方式。凭借老年人所展示出的非语言信息,可以揣测老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因此,非语言交流在普亲养老各大机构的心理照护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比如,有的老人因为过往经历性情变得不太爱跟外人交流,那么护理员就会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非语言方式进行心理照护,那么落实到具体的照护中,非语言的心理照护方式有哪些呢?随着失能失智养护专家—普亲养老的专业护理员一起来瞧瞧吧!
1、空间距离
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上的个人领地,这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把自己包裹起来,提供一种安全感和控制感。这个领地一旦被人侵犯,会产生非常不舒服的感觉,这也能够解释在咱们普亲养老机构里,为什么有的老人总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禁止任何其他人侵犯。
空间距离可分为4种。①亲密距离:一般为15厘米左右,这种距离主要在极亲密的人之间或进行生活护理和技术操作时应用,如果应用不恰当,会引起反感及冲突;②个人距离:一般为50厘米左右,以上方感到自然舒适为宜,这种距离主要用于朋友之间的交谈;③社交距离:一般为1.2—4米,主要用于社交性或礼节性的正式关系中;④公众距离:一般为4米以上,是一种大众性、群体性的沟通距离,常用于演讲或讲课等。
空间距离的大小不仅是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标志,也是用来传达信息的一种途径。空间距离的恰当与否取决于双方的文化背景、亲密程度、社会地位、性别差异及特定的情境。在进行心理照护时,老年人往往存在异常的心理问题,对空间距离更加敏感,因此,更应注意恰当的空间距离。在心理照护的初期阶段,一般选择个人距离(即双方距离50厘米左右);当建立了信任的关系后,可恰当使用亲密距离,通过肢体触摸等对老年人表达关心和安慰。
2、目光与面部表情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可以反映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情绪变化首先反映在瞳孔的变化上,当人看到有趣或喜爱的东西时,瞳孔会不自觉地变大;而看到不喜欢或厌恶的东西时,瞳孔就会缩小。通过目光的接触,可以向对方传达尊重和关注,表示愿意去听对方讲述;如果缺乏目光接触,可能表示对方内心厌倦、焦虑、缺乏自信等;普亲养老机构的专业护理员就从长期的照护中发现,如果老人在交谈过程中时而东张西望,时而将目光瞟向门外、窗外或手表,则表示对谈话不耐烦,此时护理员可选择结束与老人的谈话;目光闪躲或游离不定,表示内心不坦诚、不自信,护理员则可以适时给予老人一定的自信。
面部表情能够传达出丰富的情绪状态,既可以传达喜、怒、哀、乐、悲、恐、惊等基本情绪,还可传达复杂的情绪感受,如尴尬、害羞、轻蔑、厌恶、嫉妒等。在进行心理照护时,欣然、坦诚的微笑,可以表达出温馨、亲切的感情,消除陌生感,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在交谈过程中,要避免表现出过分惊讶、厌恶、轻蔑的表情。
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失智老人时,护理员或照护者要谨记,老人大脑虽然处于特殊阶段,但还是能分得清照护者的态度,所以,一定要给予老人足够的尊重,不要将不良情绪带入专业的照护过程中。
南昌市普亲朝农老年养护中心位于南昌市西湖区云飞路朝阳卫生院二、三楼,建筑面积1100㎡,拥有全护理床位50余张,是全国领先的长照机构连锁运营品牌,失能失智老人养护专家——普亲养老在江西省开设的第一家以失能失智、高龄弱自理老人为主要照护对象的专业医护型养老机构。
养护中心地处南昌市中心城区,周边社区密集,生活气息浓厚,又比邻社区医院,便利入住老人日常看病就医,也能促使养护中心将自身专业的照护能力与社区医院的医疗优势进行有效结合,形成“医养结合”的服务特色。
养护中心内部以普亲养老3.0版本机构建设标准进行打造,设有专业护理间、老年活动室、康复诊疗室、温暖阳光房以及干湿分区的洗浴间、洗漱间、卫生间等功能空间;在分区布局、室内通道、家具用品上均严格遵循适老化无障碍理念,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入住体验;同时一键呼叫系统、24小时监控设备、门禁电梯安全系统、智能化护理床、智能座便器、防滑地胶、全天候中央热水系统及高速无线网络等设施设备也一应俱全,便利老人们的院内生活,也保障其能够在安全、舒适、如家般的生活环境中颐养天年。
此外,养护中心还配置了一支由执业医师、护士、康复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护工、社工等成员组成的专业照护团队,全面导入普亲养老全国连锁服务标准化体系,为入住老人提供完善、专业的长期照护服务。
(注:此文属于科教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