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笔尖上陈久弥香的年味
知春联有故事
大年三十(或腊月廿九),家家户户都要贴福字、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装点一新。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 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五代十国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 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春联仍称“桃符”,但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
至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清代《燕京岁时记》中也说:“春联者,即桃符也。”春联的真正普及还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清人陈尚古《簪云楼杂说》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没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经朱元璋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写春联有规范
上联以仄声字为结尾,下联以平声字为结尾;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而弊忌则是所谓的“合掌”,即语义重复,浪费笔墨。
贴春联有讲究
张贴春联时,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除开常见的迎春春联,还有难联、缺字联、戏答联、数字联……你能看懂几条?一起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对联文化!
难 联
游西湖 提锡壶 锡壶掉西湖 惜乎锡壶
过南平 卖蓝瓶 蓝瓶得南平 难得蓝瓶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拆 字
冻雨洒人东两点西三点
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天下口 天上口 志在吞吴
人中王 人边王 意图全任
同字异音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朝朝潮,朝潮朝汐。
下联读音:长长涨,长涨长消。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上联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下联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
回文倒顺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贤出多福地 地福多出贤
数字联
万瓦千砖 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 三人遥过四通桥
花甲重开 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 内多一个春秋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