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资管新规打破”舒适区” 业界: 规则重塑期待细则落地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 2018-01-15 10:29:28
百万亿元规模的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更为细化的统一监管。近期,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影响持续发酵。
人民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李彤)百万亿元规模的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更为细化的统一监管。近期,央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影响持续发酵。有业内人士表示,监管举措是对资管行业的规则重塑,与守住金融风险底线、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一脉相承。新规将打破躺着赚钱的“舒适区”,监管规则的出清尚待细则的落地。
数据来源:华创证券报告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行表内、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分别为5.9万亿元、23.1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17.5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的规模分别为9.2万亿元、10.2万亿元、17.6万亿元、16.9万亿元;保险资管计划余额为1.7万亿元。

资管业务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同类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不一致,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监管意见围绕打破刚性兑付、去资金池化、去通道化展开,在产品组合管理、杠杆率、统一负债安排和强化资本及准备金计提上均有要求。为了平稳过渡,《意见稿》给予了一定过渡期安排,已发行的产品自然存续至到期,过渡期内不得新增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净认购规模。

“相比较此前发布的内审稿,此次《意见稿》在打破刚性兑付、去资金池化、去通道化上,更为严格。”鸿坤财富总经理陈永旗对记者表示,这或将对目前开展以通道业务为主的资产管理机构产生影响。此外,过渡期内机构行为调整将持续对债市的影响约束,特别是理财和委外行为的调整,债市配置力量难以短期内显著增强。

华创证券报告认为,2017年上半年监管集中在治理金融乱象,包括同业、理财、表外过快发展和债市杠杆高企。下半年逐步深入到资产管理行业的重塑,为了解决以往10多年资管行业积累的结构问题,对刚性兑付、资金池、多层嵌套的治理首当其冲。

针对打破刚性兑付,陈永旗认为,打破刚性兑付后,净值型的资管产品将对公众吸引力回落,加上去通道化和去资金池化,资管业务高增长时代或成为历史。但禁止多重嵌套、穿透式检查,更重视主动管理能力,从长远看对营造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氛围有利。

“要针对投资人群体进行分层管理,根据不同盈利偏好、抗风险能力,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适合的投资者,从底层架构上建立打破刚性兑付的机制,进行合格投资者教育。”陈永旗说,要让投资者离资产端更近些,将产品设计的更加清晰、透明、简单,让投资者透过平台看清底层资产,掌握资金投资方向,了解风险隐患和平台风控举措。

针对市场反应,有专家表示,从去年以来大资管监管文件一直在业界盛传,此次《意见稿》可以理解为监管预期的落地。虽然与此前公布的内审稿相比有趋严亦有宽松的地方,但金融去杠杆的举措一直在继续。从《意见稿》出台对市场的影响看,实现了平稳过渡,长期看资管行业生态圈将逐步重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