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出国就医人数增速明显,专家提示:去美国看病并非适合所有人
来自行业信息咨询中心博思数据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接受海外医疗的患者数量已从2006年的2000万人次增长至2014年的5000多万人次。按照这个增速,每年赴海外就医人次已经超过6000万人次。一些医疗旅行中介称,其中大多数旅行都聚焦于整形手术和常规检查,但出国求医的危重病人数量正在增长。仅通过我国最大的出国看病服务机构盛诺一家实现出国就医的人数就已经突破千人。
但业内人士建议,出国就医需保持理性,去美国看病并非适合所有人。79岁的刘姨(化名)被医生诊断患上了肺癌,已经出现大范围转移,然而,家人一心想为她延长寿命,仍四处奔波张罗,想让刘姨出国治疗“搏一搏”,最终被医生拦了下来。
把刘姨拦下来的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放疗科主任张秀萍。曾在法国一所大学学习放疗肿瘤专业并取得博士学位的她,如今几乎成为亲戚朋友们的“免费出国中介”。不少病患辗转找到她,希望通过她联系上法国的医院去接受癌症治疗。“去年就帮20多个人联系了,但最终成行的只有两三个。这其中有很多是盲目想去海外医疗的患者。”
高质量的欧美医疗服务和极具特色的中南亚旅游国家医疗项目对国内患者有巨大吸引力,有数据显示,国人癌症患者海外就医的平均费用为15万美金(约100万人民币),尽管昂贵,出国就医的人数有增无减。很多人抱着一线希望,宁愿花费巨资去海外求医。奇迹确实发生过,但毕竟是个案。
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去海外医疗。张秀萍主任介绍,之所以拦下刘姨,是因为以她的高龄,根本不适合长途跋涉,而从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来看,去国外的益处也不大。“事实上,去海外治疗,对方医院也要看患者的适应症,如果国内能解决的,他们也不建议你去。特别法国是非营利性医院,也不愿意你去挤占医疗资源。”
根据盛诺一家的统计数据,出国治病的患者70%是癌症患者,其次是复杂的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瘤)等。癌症中,肺癌的比例最高,其他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神经母细胞瘤、黑色素瘤等。因此,是否进行海外就医,需要患者和家属们全面衡量,多方考虑,一切都要以疗效为主。
为了使患者能有更多的选择,盛诺一家一直致力于整合全球医疗资源。一方面,盛诺一家始终专注于重症,坚持只与医疗发达国家排名靠前的医院合作,只整合最顶级的医疗资源;另一方面,盛诺一家也在美国的基础上,开拓了英国、德国、日本等不同层次医疗消费水平国家的资源,以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盛诺一家合作的国外顶级医院,也涵盖癌症、心脑血管、神经系统、骨科等多种重大和复杂疾病种类,并致力于第一时间为国人提供国外的新药、新技术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患者错过治疗时机。
据美国医院反馈的数据估算,2015年中国到美国寻求治疗的重症患者人数约3000多人。其中半数还不知道有专业机构可以提供完善的海外就医服务;在接受转诊机构服务的患者中,盛诺一家占有70%以上市场份额。盛诺一家已经与20多家国际顶级医院签署了正式合作转诊协议,将为通过多年来积累的案例库,为患者匹配最适合的、最好的医疗资源。
(注:此文属于科教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