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构建“双支柱”监管框架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 2017-11-30 16:22:0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出,服务实体、守住风险底线是开放新格局下金融业的两大基本目标。”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11月29日在出席“财经年会2018”时表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出,服务实体、守住风险底线是开放新格局下金融业的两大基本目标。”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11月29日在出席“财经年会2018”时表示。

服务实体经济守住风险底线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陆磊认为,贸易投资的对外开放、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妥有序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是金融对外开放的“三驾马车”。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重点,不断推进实现中国经济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以此来服务实体经济。

“显然,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同时,一定会面临更多的风险,要关注来自于外汇市场的非理性波动等系统性风险。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体经历了从量化宽松到逐步退出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或者很多新兴经济体采取以价格手段或者以数量调控为主的跨境资本流动管制,甚至包括一些价格和数量的直接控制和一些临时性交易的禁止。这些层面的变化都促使中国货币当局认真思考,应该如何为实体经济的贸易和投资形成一个比较适宜的环境,避免不断暴露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冲击之下。”陆磊强调。

从守住底线看,陆磊称:“外汇市场非理性波动成为宏观审慎管理的系统性风险来源之一。资本大进大出、汇率冲击、外债杠杆等都可能给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重大风险。2008年以来,发达国家经历了持续量化宽松和退出量化宽松两个阶段,导致很多新兴经济体先后经历了资本流入激增和逆转流出。许多新兴经济体采取了以价格或数量调控为主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包括价格和数量控制、临时性禁止交易等。”

陆磊进一步表示,风险有两种来源,第一,经济决定金融,如果经济出现问题就一定会体现为金融体系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第二,债务人由于期限错配同样会导致整个体系的流动性风险。这应该通过货币政策加以解决。

发挥“双支柱”调控框架作用

在制定和实施宏观审慎政策方面,陆磊表示,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稳妥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要着力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双支柱’框架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是保持币值稳定;二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我国较早探索实践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积极稳妥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另一方面着力建立金融宏观审慎框架。因此,‘双支柱’调控框架就是,一方面使用货币政策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物价基本稳定,让货币政策在宏观上、总量上起作用;另一方面使用宏观审慎政策直接作用于金融体系,在微观上、结构上发挥效果,真正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打通金融和经济彼此促进、融通发展的双向通道,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陆磊强调。

陆磊介绍称:“目前,宏观审慎框架已成为我国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2011年,我国正式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要求金融机构‘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扩张速度要与经济发展、资本金相适应。2016年将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将更多金融活动和金融行为纳入管理,从7个方面约束金融机构,实施逆周期调节。2015年开始,将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也纳入了宏观审慎政策范畴。”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年会上表示:“在我们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主要控制几个市场的杠杆率:一是银行的杠杆率。微观审慎监管本身就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提出要求,宏观审慎政策是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逆周期资本缓冲等因素考核总的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二是对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进行宏观审慎管理,控制相关的杠杆率,如跨境融资的杠杆率、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杠杆率。三是房地产市场,通过分城施策的首付比(LTV)控制房地产信贷的杠杆率。”

孙国峰称,以上几个方面加在一起形成宏观审慎政策的整体框架,目标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货币政策首先是关注价格稳定,宏观审慎政策关注金融稳定,这两大政策相结合形成了宏观调控框架的‘双支柱’。这两个政策既有不同的目标,同时又是相互配合的,特别是在中国。宏观审慎政策在控制杠杆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央行对宏观货币信用总量进行调控,货币政策目前的取向是稳健中性,为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一个中性的货币金融环境,也有利于通过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孙国峰表示。

外汇储备应与货币政策等集中统一管理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对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机制的讨论。对此,陆磊称,对外汇储备机制的讨论应该客观、科学,这关系到国家发展的重大外部保障。外汇储备集中统一管理是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四梁八柱”型基本制度设计。他认为,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的集中统一管理,有助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外汇储备既是“防火墙”,也是“连接器”,在防范“黑天鹅”“灰犀牛”风险,实行更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此外,陆磊还反驳了财政部发行国债收购外汇储备进行对冲的观点。他表示:“近期出现以特别国债收购外汇储备的说法,最令人担忧的是流动性管理。特别国债的长期固定期限与外汇市场用汇的即时性之间的不匹配恐非市场稳定之福。”

陆磊表示,储备资产的基本功能是“平准”,而非保值增值。恰如本币吞吐起到了对通货膨胀的逆周期调节一样,储备吞吐是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逆周期调节。陆磊表示并没有什么心理关口之说,希望行业同仁、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专家学者,以后对于储备的认知,在保值增值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平准”这样一种认知,不至于当上升或下降到某一个临界线的时候称之为心理关口。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