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西南联合大学校友旧址忆昔抚今:何其有幸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 2017-11-02 10:18:31
当日,“联大印记”美术作品展在西南联大旧址开幕,80余幅书画作品带着观众回到旧时光。书画家和设计家们用书画和设计的形式展现西南联大的文化历史精神,表达对西南联大文化历史精神的缅怀。80年前,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原设在平津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
中新社昆明11月1日电 题:西南联大校友旧址忆昔抚今:何其有幸

作者 马骞 刘静

1日正值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数位老校友在学校旧址唱起校歌时,已是热泪盈眶。

11月1日,游客在西南联大旧址前留影。当日,正值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日。位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内的西南联大旧还保留着许多“联大印记”。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11月1日,游客在西南联大旧址前留影。当日,正值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日。位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内的西南联大旧还保留着许多“联大印记”。中新社记者 任东 摄

当日,“联大印记”美术作品展在西南联大旧址开幕,80余幅书画作品带着观众回到旧时光。书画家和设计家们用书画和设计的形式展现西南联大的文化历史精神,表达对西南联大文化历史精神的缅怀。

80年前,在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原设在平津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被迫南迁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又西迁入云南,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旧址是西南联大在昆明办学八年的校本部所在地,现位于云南师范大学内。

从西南联大走出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4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似乎仍穿梭在校园里。年逾九旬的老校友们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大门而入,走进由梁思成设计的教室,站在杨振宁坐过的桌椅旁,回忆陈岱孙上课的逸闻趣事,重温冯友兰撰写的纪念碑文。

老校友何瓒荣认为,正是那些大师级的老师,成就了西南联大的辉煌。“能成为联大学子,何其有幸。”

“现在,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座谈会上,96岁的老校友邵启明说话仍铿锵有力。邵老来自哈尔滨,回忆起自己的“联大时光”,再说起现在的日子,他忍不住激动哽咽。

“联大知识分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格,自觉肩负民族救亡图存重任的精神特质,堪称大学精神之典范。”云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张玮说,今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校共同纪念西南联大,体现了四校的责任与担当。“作为西南联大在云南的唯一遗脉,云南师大有责任把西南联大精神弘扬好,传承好。”(完)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