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参加全球创业周有啥用?他拿到了千万级融资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 2017-10-24 11:35:55
1745年的一天,在苏格兰格拉斯哥,9岁的詹姆斯·瓦特趴在桌子上快要睡着了,等着祖母准备生火准备晚餐。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作响,跳动。他想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如果当时,祖母简单地回答一句:水开了,就这样。也许轰鸣的蒸汽机代替手工作坊要往后推迟很多年。
1745年的一天,在苏格兰格拉斯哥,9岁的詹姆斯·瓦特趴在桌子上快要睡着了,等着祖母准备生火准备晚餐。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作响,跳动。他想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如果当时,祖母简单地回答一句:水开了,就这样。也许轰鸣的蒸汽机代替手工作坊要往后推迟很多年。 

2016年末,马学童坐在上海繁易电子科技的总部,聊他的工业4.0

11.jpg

上海繁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人机交互、控制与工业物联网产品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打造互联网时代的自动化产品。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人机界面、可编程控制器以及工业物联网设备软硬件及云平台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服务。企业一直致力于一点一滴,改变中国制造。繁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学童先生,一直希望为传统工业设备更快速便捷接入互联网提供一个优化解决方案,化繁为易。繁易曾在2014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上参展,期间结识了相关投资人,并后续获得了千万级融资。

“简单地说,工业4.0是指机械和互联网的结合。”马学童这样跟我们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撼动了工业时代的一大基础,信息不对称。工业时代里,因为生产厂家无法低成本的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所以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做多的性能组合到一起,成为一款产品。

22.jpg

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局面,人与人,人与厂商,可以低成本的实现连接,从而让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但是个性化的东西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的快速生产,产品作为一个数据采集端,不断的采集用户的数据并上传到云端去,方便用户进行管理。

国内加工制造业而言,基本上是停留在工业3.0这一代的,4.0相对来说遥远一点。而繁易现在做的事情,是尽快地朝4.0的方向进步,快速反馈、小批量生产。

所以,打造互联网时代的自动化产品,这是繁易的产品逻辑。

一、做一个匠人

繁易的公司口号是:一点一滴,改变中国制造。

马学童说,在互联网领域,中国实际上已经领跑了,甚至很多地方比硅谷还要先进。以前是copy to China,现在是copy from China。但在工业制造领域,特别是需要精密加工的行业,和先进的国家相比,如德国和日本,差距至少在20年以上。

中国制造业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山寨,二是低价竞争。

没有人不爱“低垂的果实”。“躺着都能赚钱,要那么辛苦创新干嘛?”曾经的美国、日本,稍晚时期的中国,都经历了伸手可摘的美好阶段。可是,那总有摘完的一天。

中国的制造业,从来都不缺技术高超的工匠,只是工匠的精神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抱着“短、平、快”、“差不多先生”、“得过且过”心态的人,不在少数。

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应该成为我们的时代气质。

总有一些人,他们用双手编织时光,用温柔磨砺沧桑— —总之,认真做事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让人肃然起敬。

 三、要做比难更难的事

大秤分金、小秤分银,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确实很过瘾,但,那不是创业。

“激情创业者”在这个时代成功的概率已经越来越小了。阿Q那样的“哦?什么?革命了?同去同去!….”团伙式上山结义的创业不应该被鼓励。

如果一开始你定的目标天花乱坠,使劲狂奔,很可能累得在半路就返航。

“8年时间,只有3天,只有3天是顺境,其他都是举步维艰。”这是无数创业者都深表认同的一句话。

马学童告诫那些想开始创业的年轻人们:要做持久战的打算,它不是短跑,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马拉松,好多人一开始就百米冲刺了,然后冲到一半就不行了,连轴转你能转多久,一腔热血去创业,三五个月没问题,一年半的时候很多人要泄掉,三年的时候你团队里的很多人都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然后有阶段性地一步一步去实现。

微信图片_20171023145435.jpg

马学童介绍,或许是工业领域本身的特质,繁易一度没有太多考虑投资的事情。2014年,繁易的fbox产品在2014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布了展位。当时,就有朋友来聊:工业制造领域同样可以借助一些资本的力量,这样公司可以跑得更快。尽管资本可以为公司加速,但马学童仍然坚持慢工出细活,把产品越磨越好,“不要着急,慢点是好事儿,不追求快速成功,最后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2014创业周在短短6天时间内举办了60余场创业活动,参会人次近10000人,其中有相当比例的投资人,其中也有一部分对马学童的项目非常感兴趣。在与创业周结识的投资人深入交流后,马学童于几个月后拿到了千万级的融资。我们知道,在国内有很多非常著名的投资人,然而他们往往联系不上。也许当你费劲千辛万苦联系上他们,也不一定会投你。

创业项目在从0到1的时候,也是特别能突显投资人价值的时候。全球创业周就很好地为创业者和投资人做了资源对接。

通过调查后,创业周组委会发现,参会创业者最强的需求是资金,因此,从2015年起,创业周加大了对此的对接力度。据了解,只要创业者满足特定条件,便可申请创业基金会的纯公益创业资助——天使基金。此外,创业周还推出了“天使有约”环节,邀请了IDG、经纬、软银、接力天使、接力基金等机构超过50位投资人参与,为创业者提供了与投资人“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171023145452.jpg

微信图片_20171023145605.jpg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