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复旦大学通过“四个提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复旦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7-02-16 11:39:59
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辅导员队伍的职责定位、培训培养、管理考核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

复旦大学通过“四个提升”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坚持全员育人,提升制度化水平

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辅导员队伍的职责定位、培训培养、管理考核和发展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成立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机构;校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定期专题听取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调研与专题汇报,定期研判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二、立足学科优势,提升专业化水平

设立青年研究中心,邀请校内专家教授担任特聘研究员,通过发布研究课题、开设青年研究工作坊等形式,有指导、有渠道、有梯队地开展学生工作研究和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已累计资助600余个学工研究课题。鼓励辅导员开展“组团式”研究,以“职能工作室”为驱动探索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机制,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决策咨询价值和推广示范意义的实践和理论成果,已成立2个辅导员专业协会、3个全国优秀辅导员工作室、5个职业发展工作室和14个职能工作室,形成“战拖工作坊”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组建研究团队联合开展课题申报和研究,系统培养辅导员学科研究能力,近三年成功申报2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建设项目、23个全国、上海市德育专项研究课题、公开发表思政论文60余篇。

三、加强培养培训,提升职业化水平

运用KSAO培训模型,契合学生“成长周期”,以辅导员需求为导向,分年级、分专题构建日常培训—专题培训—专业培训—学位进修四级培训体系,融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培养体系。设计“矩阵式”辅导员培训课程菜单,实行学时制管理,实现队伍分层分类培养,每年开设必修课程20门,选修课程近50门,校内培训累计3000余人次。探索精准化培训新模式,培训课程采用小班教学、小组研修等形式,通过理论讲授、讨论交流、参与体验、案例模拟等形式,层层推进提升辅导员工作技能。构建校外挂职和交流体系,每年选拔一批优秀辅导员到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国家重点单位挂职锻炼,定期组织辅导员赴兄弟高校交流学习,推动经验交流和工作提升。重点建设了甘肃酒泉、云南德宏、云南永平、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等4个辅导员社会实践基地。

四、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水平

组织开展“国际视野下的学生工作专业化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翻译出版“海外学生工作专业化丛书”第一辑6册,主动研究海外高校学生事务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举办首届“全球化背景下的学生工作专业化与国际合作”国际研讨会、首届“面向2020年的两岸及港澳地区高校学生工作研讨会”,加强学生工作交流与合作。推进辅导员短期交流和中长期海外研修,制定《学生工作队伍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选派工作实施方案》,累计选派40余名学工骨干参加短期出国出境学习交流,3名优秀辅导员赴海外进行为期半年及以上的交流访学,切实提升辅导员的国际视野和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能力。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