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管“叫”,“咆哮妈妈”让孩子很受?
你的妈妈爱“咆哮”吗?
日常生活中,“咆哮妈妈”并不少见。相关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反映自己的身边存在爱“咆哮”的妈妈。并且,超过85%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妈妈“咆哮式”的教育,对于妈妈咆哮时的样子,24.8%的受访者表示仍“清晰记得”。
“咆哮妈妈”是如何炼成的?
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家庭中,妈妈承担了教育孩子的主要工作,爸爸则很少参与,就像影子一样,因此也有“影子爸爸”的说法。数据显示,94.0%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就有“影子爸爸”。因此,妈妈们常常需面对独立育儿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遇到孩子频繁犯错时,妈妈们自然而然地倾向于情绪化地解决问题。
“咆哮教育”真的好吗?
然而,“咆哮式”的教育是一种不健康的教育方式。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行为理论认为,小孩的主要行为与情绪主要通过对父母的模仿习得。因此,在“咆哮”中长大的孩子通常有易怒和不理智的特点;还有一些经常被妈妈咆哮的孩子,会对妈妈产生害怕和恐惧的心理,导致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胆怯懦弱,不容易取得成功。调查中,61.3%的受访者表示妈妈的“咆哮式”教育对他们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咆哮妈妈”怎样才能变温柔?
如何让妈妈们不再咆哮?超六成受访者建议爸爸们应和“影子”说拜拜,主动帮助妈妈们分担育儿工作和家务活,超半数受访者认为要给妈妈更多关爱和支持。日前,国家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醒每位做父母的都应努力学习掌握家庭教育这门艺术,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别把咆哮式教育奉为“宝典”。
小编认为,妈妈们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避免因坏情绪带来的“咆哮”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只有一个能够学会调整自己行为、能控制和应对自己情绪状态的“正常”妈妈,才能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真正自由、健康的土壤,让孩子放心地去做自己,安然长大。不是吗?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北京晨报、中国妇女杂志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