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玉兔“退休”了,嫦娥三号还在月亮上坚守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玉兔月亮嫦娥 2016-08-04 11:34:42
随嫦娥三号着陆器一同“奔月”的还有一位“网红”——玉兔号月球车,如今这只看过最美夜空的“兔子”已功成身退。毫无悬念,嫦娥三号是全世界在月亮上工作时间最长的“劳模”,她最近19个月的工作完全是计划外的“义务劳动”。
随嫦娥三号着陆器一同“奔月”的还有一位“网红”——玉兔号月球车,如今这只看过最美夜空的“兔子”已功成身退。

点击进入下一页

毫无悬念,嫦娥三号是全世界在月亮上工作时间最长的“劳模”,她最近19个月的工作完全是计划外的“义务劳动”。

点击进入下一页

从嫦娥三号2013年12月14日进入“月宫”算起,她已在“月宫”住了两年零七个月多,目前仍在坚守岗位。

嫦娥三号超期服役了19个月,至今仍保持着劳逸结合的好习惯。据国防科工局消息,嫦娥三号已于7月28日按时进入第33个月夜休眠期。

点击进入下一页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月亮上的一夜尽管没有一年,但也抵得上地球上14天的时长。月夜降临,寒气逼人,温度可以“透心凉”到零下180摄氏度。

所以,嫦娥三号着陆器进入月夜休眠期,相当于晚上“洗洗睡了”,正好养精蓄锐,以此度过“广寒宫”中寒冷的夜。

随嫦娥三号着陆器一同“奔月”的还有一位“网红”——玉兔号月球车,如今这只看过最美夜空的“兔子”已功成身退。

点击进入下一页

按照原本的设计,嫦娥三号使用寿命是1年,而玉兔号月球车的设计寿命是3个月。自2013年12月14日在月面软着陆以来,中国月球探测器的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出设想”。

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这为我们对月球探测器的长寿命、高可靠性设计带来帮助,也对国产元器件的评估带来好处。

点击进入下一页

据国防科工局介绍,嫦娥三号和玉兔在月工作期间,通过全景相机、地形地貌相机、测月雷达、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等8个科学设备对月球、宇宙和地球进行科学观测,即“测月、巡天、观地”,获得大量宝贵的科学数据。

这其中,玉兔功不可没,它帮助嫦娥三号完成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玉兔获得的着陆区月壳浅层330米深度内的剖面结构特性及地质演化图,成为世界上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

点击进入下一页

科学家们还利用玉兔探测的数据,首次揭示了月球雨海区的火山演化历史。利用月球高真空、无大气影响和月球自转缓慢因而连续观测周期长的特点,嫦娥三号首次在月球上巡视太空。

通过观测,嫦娥三号获取了月球外逸层水含量的最新结果,并使科学家据此修正了国外得出的月球上有大量水分子存在的结论。此外,嫦娥三号还获取1300多幅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数据。

点击进入下一页

据悉,嫦娥三号陆续获得各类数据共计7TB。地面应用系统及时向全国上千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布了这些科学探测数据及最新的探测图片和相关视频,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外认识月球、研究月球和利用月球的探索热情,并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

点击进入下一页

据不完全统计,科学家据此在SCI、EI类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100多篇,重要成果相继在《科学》《自然》和《美国科学院院刊》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

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续写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科技神话,相信不久的将来,月亮之上会传来嫦娥三号更多新发现,兴许还有意想不到的惊喜。(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信公众号报道)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