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高考语文作文点评:让全社会理性地关注教育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全社作文语文 2016-06-08 09:12:11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露出庐山真面目,合肥六中语文高级教师胡成方、周正宽认为,2016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是回归中创新。漫画作文在早年的高考作文中已多次出现,这是一种回归,但近几年却少有,超出了猜题者的预设,又是一种创新,让全社会理性地关注教育。
新安晚报安徽网(www.ahwang.cn)讯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露出庐山真面目,合肥六中语文高级教师胡成方、周正宽认为,2016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是回归中创新。漫画作文在早年的高考作文中已多次出现,这是一种回归,但近几年却少有,超出了猜题者的预设,又是一种创新,让全社会理性地关注教育。

高考作文命题评析——让全社会理性地关注教育

□合肥六中胡成方 周正宽

6月7日11:30铃声响起,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学科试卷露出庐山真面目,与去年相比呈现出诸多不同,但仍体现了整体稳定、局部创新、重视能力和素质考查的宗旨。特别是高考作文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2016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是回归中创新。漫画作文在早年的高考作文中已多次出现,这是一种回归,但近几年却少有,超出了猜题者的预设,又是一种创新;作文要求没有照搬2015年全国I卷、II卷的限制条件,同时材料主旨现实针对性明确,有明确指向,既是一种开放,又能防止套作。从材料选择、寓意理解与写作要求体现了鲜明的特点。

形式变化很大,宗旨始终如一

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相较于2105年全国I卷命题形式有较大的变化。第一,从形式上来说采用了多年未采用的漫画作文,不仅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也有一种陌生感;第二,作文的写作要求并未采用2015年全国I卷、II卷的“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这样的限制语,而是恢复到类似2014年前的“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但是,命题的宗旨未变。其一,材料的内容和寓意紧扣现实,体现了高考作文的现实针对性,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二,漫画材料用形象生动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不少学生在自己学习成长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或自己有真实感受,或同学间有相似的遭遇,真正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其三,由于漫画材料是两种情况的并列,材料主旨取向非常明确,是针对今天教育过程中人们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的问题,较好地体现命题者防套作的命题意向。其四,不在审题上设置难度,学生一看就懂,也能较好地联系现实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命题者视野广,考生有真实感

命题者在选择作文材料上显示出较为广阔的视野。没有局限于将学生评价得失完全归于学校范围,而是用“口红”的奖励和“巴掌”的惩罚生动地象征对于学生的评价,既是家长的评价方式,也是社会的评价方法;同时,又是今天人们对于学生好坏的总体评价模式。那么,这样一个材料寓意是在提醒我们改变唯分数论,改变今天的教育弊端,需要的是全社会的观念改变,全方位的共同纠错,是我们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

同时,作文材料对于考生来说,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真实追求。众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或方式不同地经历了这样的“奖励”“惩罚”,可以说,有的有着切肤之痛。那么,学生的写作就不必要再去虚构一些故事,也没必再去“借尸还魂”、套用一些古今名人的故事,让内容写得空虚,情感格外苍白。学生可以写自己(或同学)的经历,可以写自己(或同学)的感受,可以写自己(或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思考。作文材料既有着广阔的写作空间,又有着明显的范围限制,只要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现实的关注与教育的时代要求

今年的作文材料没有追求“高大上”的寓意深刻、让学生绞尽脑汁也把握不了材料寓意,也没有直接采用现实中的真人真事、让学生直接将自己的思考范围定位于某一事件之中,而是将对现实的热点关注和现实的真实呈现在考生的面前,让考生联系现实去思考、评价。现实社会中完全以分数评价学生、评价学校的错误做法,一直遭到有识之士的诟病,但如此放在高考考卷上呈现给考生、老师和社会,体现了命题者关注现实的高度与热度。

同时,高考的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要求就是要改变一些教育弊端。即将到来的高考制度改革就是要能发挥学生特长、发扬学生个性,体现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教育的育人功能,真正践行“以德树人”的教育观念。材料的寓意无疑是对今天提出的“核心素养”的最好铺垫。

作文立意的多角度与思辨性

从材料内容寓意及要求可以看出,立意是较为开放的,有多角度选择,但蕴含思辨性较好地体现了立意的深刻性。

第一,可以分两组立意。从100分受奖励到98分受惩罚,完全可以确立“唯分数看奖惩”,批评我们社会在学生学习教育中不去考虑学生学习实际,一味根据分数进退奖惩的错误倾向;从55分的惩罚到61分的奖励,我们可以谈“鼓励教育”,指出只要学生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我们都应该给予鼓励,不盲目追求分数的高低。

第二,对两幅画的综合立意。从两幅画中可以看到对学生的奖励和惩罚都是分数惹的“祸”,我们可以谈“分数决定论”,批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唯分数是瞻的错误做法。

第三,材料的思辨立意。其一,我们不否定学生的考试分数也可能代表着学生努力差别、成绩好坏,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毕竟不能完全用分数衡量,同时学生人生成长和未来发展也不是一次两次考试分数能衡量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研究学生分数增减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从漫画材料看,惩罚教育与激励教育各有利弊,是否我们就应该多采用“惩罚教育”?这就值得我们很好地思考,而不能依据偶然的进步与退步来评判这两种教育形式。

第四,考生对于材料中的教育问题,可以从自身出发、联系现实去思考,但更要思考的是材料中的教育问题不是单指家庭教育,也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分数评价不只是指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是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方式。所以要改变这种错误评价方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重视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全社会的应该共同承担起的重任,同时又是高考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五,是否可以再深入思考。98分远远高于61分,但奖惩易位,只是因为“退步”和“进步”,98分的退步可能是许多情况造成的,这种惩罚是违背常理的,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61分的进步可能是几率最大的,这种奖励也许不能激发大家的积极性。那么,社会中这种奖惩方式可能造成许多优劣错位,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材料要求的“选好角度”不仅要“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更要发挥学生自己的写作特长,确定立意,写出自己立意正确、主旨深刻、论述充分、内容丰富、具有思辨性、符合文体要求的好文章。

命题带来思考,教学受到启迪

今年的语文试卷从整体到局部,从语知、阅读到作文,都很好地体现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我校在高三复习中重视思维训练,重视素质培养,重视能力提升,很好地吻合了今年的试题变化和考查指向。同时也启示我们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坚持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坚持踏实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在高考改革中稳立潮头,暂居先机。

□ 作者简介

胡成方,安徽省语文特级教师,合肥六中语文高级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合肥市优秀教师,合肥市教育局优秀党员,合肥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合肥市第二批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合肥市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合肥六中教研室主任。

周正宽,安徽省教坛新星,合肥六中语文高级教师,中语会全国优秀教师,合肥六中级部副主任。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陈牧 整理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