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最好的学校”要由未来评价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男生笔记大学 2016-05-17 09:37:30
人们同样应当关注,在一个地方,为什么学校之间会出现“档次”,而且距离拉大,愈演愈烈?除了体制问题,还有落后的社会教育文化,还有媒体的推波助澜。

人们同样应当关注,在一个地方,为什么学校之间会出现“档次”,而且距离拉大,愈演愈烈?除了体制问题,还有落后的社会教育文化,还有媒体的推波助澜。对“名校”的投入过多,“名校”无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大批教师因为在“普通”或薄弱学校工作而失去发展的机会,他们的辛勤工作无人知晓。在乡村学校,在聋人学校和工读学校,笔者见过很多兢兢业业的教师,他们的工作状态无人知晓,在教育界,他们也经常是被遗忘的群体。在一所启智学校,老师说,“1+1=2”,要教两个月,而有的老师已经在那里工作了22年!他们才是最好的学校、最好的老师,他们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在教育中表现出的人道精神,会让“抢生源”的名校无地自容。

名校条件已经很好了,就不要再哄抢高分学生了;同理,学生已经很有实力了,是不是一定要选择牌子最响的学校?同理,李镇西如果在一所名校当上校长,他是不是仍然会坚持招收低分学生的主张?笔者不敢判断,因为不但他代表不了学校,政府可能也不准他这么干,“群众”也会轰他下台。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当然,这不意味着群众的意见就能代表教育方向,任何时代,都必须办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

很多城市为实现教育均衡,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南京规定名校必须招收百分之五十的“指标生”(郊县中学达到百分之七十),把这部分招生名额分配给普通初中,遏制名校“掐尖”。十年前笔者带高一,第一次测验结束,问班主任,同一个班,差异何以这么大。班主任说,全班50人,只有11个是“正取”,其余多是“指标生”。这个办法行之有效,它在检验学校的教学质量。南京高中招生仍然在遵循这个制度。虽然这不过是一点点艰难的改革,也让我们看到,只要努力,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学校招生,是在展示教育姿态,“名校”是不是“最好的学校”,要由未来评价。(作者 王栋生 系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17日第2版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