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镇巴黎坝镇美丽乡村宜居宜游 映山红扮靓田园风光(组图)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宜居镇巴映山红 2016-04-25 10:08:02
4月19日,记者随陕西新媒体达人一行来到镇巴县黎坝镇,先后参观了农耕文化广场、春生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柳营村翠竹园安置点、黎坝镇陕南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园区和中石化“春生1 井”等。其中,黎坝镇移民搬迁项目风格独特、宜居宜游,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和百姓安居的一大亮点
快报网讯(记者 钟发东):4月19日,记者随陕西新媒体达人一行来到镇巴县黎坝镇,先后参观了农耕文化广场、春生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柳营村翠竹园安置点、黎坝镇陕南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园区和中石化“春生1#井”等。其中,黎坝镇移民搬迁项目风格独特、宜居宜游,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和百姓安居的一大亮点。
 
黎坝镇位于镇巴县西南部,辖9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春生村,距县城59公里。三(元)黎(坝)公路过境。东接长岭镇,南邻仁村镇、四川 万源市康乐乡,西连四川省通江县铁溪镇,北依三元镇。面积102平方公里。清嘉庆八年(1803)在此地置黎坝巡检署,筑城堡。1934年红四方面军12师34团部驻此地,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
 
行车至黎坝镇,“黎坝乡约”、“黎坝欢迎您”等标语扑面而来,热情好客的氛围顿时令人心生亲切感。来到山上,鸟瞰之下,整个黎坝镇尽收眼底。那规划整齐的民居,与远山、农田浑然成为一体,美丽的田园风光宛若画卷。在翠绿丛中,大片的映山红格外惹眼,那花如被红军烈士的鲜血所染红,成了黎坝最动人的风景。
 
位于黎坝镇入口处的农耕文化广场,占地2600平方米,由主题广场和文化墙两部分组成。广场通过粮满仓主题雕塑、二十四节日浮雕、30副农耕文化演线刻图展示秦巴山区农耕文化。隔路相望的农耕文化墙整体采用牌坊门楼造型,并通过“老田香米、农耕胜地”和翠竹小居、傩戏文化、拌桶声声、黎坝秋色五副画面展现黎坝独有的农耕文化。
 
黎坝素有“活力山乡·大美黎坝”的美誉。自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实施以来,黎坝镇先后建成关门、柳家沟、杨坪观音寺和柳营翠竹院落等集中安置点,有效解决了368户1453人的居住问题。在建的春生移民点可安置搬迁户500户,成为全县实施移民搬迁工程规模较大、售房情况最好的镇。
 
春生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是陕南移民搬迁统规统建项目,规划占地52亩,总体容纳500户。2015年实施项目一期工程,建成住房91套,户均占地面积70.1平方米。该点房屋按照陕南民居和川东民居相结合的外形特征,商贸经营和生活居住相结合的布局特点进行修建,街道长600米,西侧设计了500米长的景观水道,同时预留了星级宾馆用地、农贸市场用地、旅游厕所用地、大型停车场用地等,成为全镇新的交通要道和商贸中心。
 
柳营村翠竹园安置点是陕南移民搬迁统规统建项目。2015年实施一期工程,对原址28户危旧土坯房拆迁,按照“先拆后建、整组搬迁、就地安置”的模式建成院落式安置小区,可安置39户182人。该点有效破解了用地难、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并解决了搬迁户故土难离的情结。同时,风格独特、宜居宜游等特点可供住户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收入。
在翠竹园门前有一“龙凤泉”。此龙凤泉来源于溶洞水,常年流淌不息,水量基本恒定。自古相传就有两个泉口,附近居民多健康长寿、易生双胞胎,故又名“双生泉”。据不完全统计,仅近三年,周边就有5对夫妇诞下龙凤胎或双胞胎,成为远近慕名而来的群众祈福、许愿的胜地。
 
黎坝的“荔枝米”、“傩文化”等自然和民俗资源蜚声镇巴县内外。在春生社区丁家湾,建有黎坝镇陕南移民搬迁后续产业园区,一期占地12亩,已完成园区“三通一平”(地面平整和通水、通电、通网),以引进辣椒、水稻、油菜和茶叶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吸纳陕南移民搬迁群众就近务工创收。目前,有镇巴县黎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从事辣椒初加工,产品销往成都、重庆等市场;镇巴县天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从事荔枝香米和小榨菜籽油加工,产品主要通过电子商务销往高端市场。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