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九场报告会4月20日下午在京举行,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作了题为《推进教育现代化 提升全民教育水平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关键支撑作用》的报告。本报记者采访了袁贵仁。
三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加快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改造农村薄弱学校,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教育。严格规范招生,推动合理划片、有序入学、阳光招生,加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要提高到95%。
四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三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90%以上。国家拟出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意见,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五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推动形成企业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支持百所高职院校和千所中职学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实习实训设施。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起来,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完善普职融通,改革职业院校考试招生方式,促进学生合理分流,培养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
六是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配套制度设计,制订应用型高校设置标准,引导高校面向市场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区域技术研发的策源地、企业创新的人才库和技术革新的思想库,促进地方产业和高校双转、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双赢。
七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要以学科为基础,强化优势特色,自主确定建设目标,避免平均用力。政府要强化绩效评价,对支持力度动态调整,避免身份固化。引导高校把功夫放在日常质量提高、一流水平建设上,避免只重一时。要抓紧出台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精准支持。通过一流学科率先突破,提升我国高等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八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九是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要全面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办好开放大学,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为进城定居农民工、现代职业农民、现代产业工人和退役军人提供个性化培训“技能包”,帮助他们更好适应新的岗位需求。
十是下大力气促进教育公平。要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落实好中央“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决策。给贫困地区农村孩子更多的上重点大学的机会,逐步扩大专项规模,形成长效机制。加快实施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振兴中西部教育。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的关心支持力度。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