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场约70%蔬菜为外调 气候人工等原因致开年菜价上涨
对不少家庭来说,前往菜场或超市买菜是每天必做的功课,从去年春节以来,菜价的一路飙升让不少家庭主妇跟着“心惊肉跳”。以前买菜拿点零钱就敢出去,现在出门买菜不带几张大钱还真是心里没底。春节以后,西安市场上的菜价出现了一些回落,但高位运行的态势显然并没有缓解。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黄瓜8块、西红柿6块、大葱10块、菠菜10块,我一个月2000出头的退休金,这菜涨得这么狠,让我都不敢买了”,2月23日,一位正在西安市华润万家超市雁塔路店买菜的李阿姨说。
虽然春节过后,西安市场上的不少菜价比前几天便宜了不少,可看来看去,李阿姨最后还是只挑了一小捆芹菜放进了篮子里。
菜篮子里装着民生,逢节必涨,一路攀升的菜价能否在春暖花开的3月,迎来一些暖色,而不再沉重。
春节期间菜价一路往上蹿
春节期间,“青菜赛猪肉”、“菜价涨上天”的新闻在全国各地的朋友圈可谓是出尽了风头,拔得头筹的是深圳一公斤47元的香菜,有市民戏言能吃得起菜的都是土豪。
深圳的菜价飞涨,位居西部的西安市春节前后的蔬菜行情虽然没有那么夸张,可也让不少人边买菜边感慨。
正月初几这几天,秋林公司里不管买什么菜,哪怕白菜萝卜,最低都是10元起价。
45岁的张青峰在春节前从国外回西安陪老母亲过年,短短十几天让他印象最深的除了西安日新月异的变化之外,就是高昂的菜价。“过年那几天,我去超市买菜,可以说很难买到10元以下的菜,两三根黄瓜就得20多元,几根芹菜也得十几元,记得出国前随便拿几块零钱就敢出门买菜,没想到现在买菜已经成了大支出了。”
张青峰介绍说,在国外生活成本也很大,但可以说最不花钱的就是吃了,蔬菜和肉蛋奶相对来说都不是很贵,而且波动也没有这么大。回到国内看到菜价这么上蹿下跳还是让他惊讶,虽然说自己的收入还不错,也能让母亲承受得住波动的菜价,可菜价支出占比的逐年增加,让他觉得还是不正常的,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对于张青峰这样收入比较高的人都觉得菜价有点高,那么对于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菜价的一路攀升就更让他们难以接受了。“照这菜价涨下去,只靠退休收入确实有点紧张,我们老两口1月不到5000的收入,光一日三餐就差不多占了五分之一,买菜的时候还真得精打细算呢。”陕建三公司的一位退休职工说。
在西安市建东街便民中心卖菜多年的张师傅说:“每年春节前后菜价肯定会涨,只是涨多涨少的事,因为很多菜贩子都提前回家过年了,所以批发价就涨了。而且年前西安还有一股多年未遇的寒潮,最低气温零下13摄氏度,再加上下雪,运输成本增加了,菜价自然涨得多了。像大葱、韭菜、黄瓜尤其是香菜都涨到10块以上了,炒菜少不了放葱、包饺子少不了韭菜、香菜,这几个菜肯定紧俏,所以卖得贵。”
春节后菜价依然难见暖色
2月23日,上午9时,记者来到西安市建国门菜市场,走访了一圈发现菜价较春节期间已经有了不小的回落,但依然要比平时贵一些。春节大葱曾一度卖到10元一斤,近期稍微降了一些,一斤6元,中等大小的一斤能买4根。与往年相比,今年价格增幅较大的还有长豇豆,春节时曾卖到18元一斤,最近降至10元一斤。供应相对充足的鸡蛋和五花肉的价格比较平稳,鸡蛋4.7元一斤,五花肉则是15元一斤。
蔡大爷是一名普通退休工人,他说:“每年不到春节,腊月二十几菜价就开始涨了,年年涨早都不见怪了。平时两三块的大葱过年最少七八块,三块五、四块的黄瓜最贵涨到十块,平时不咋吃的莴笋、芹菜也至少翻了一倍”。但是,他觉得大过年的卖菜的也不容易,涨涨价也基本都能接受,反正也就那么几天,最关键的是希望平时的菜价能够正常一些,让他们这些退休人员能吃得起。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