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大学生创业的几点建议:请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平常心时刻建议 2015-12-01 11:12:57
近日, 2015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中,上海大学生创业者协会发布一份关于上海23所高校1075名在校生的《上海大学生创业现状调研》最新报告,称约有75%的在校学生对创业满怀期待,既羡慕创业者的勇敢和成就,也希望


高校响应,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业离不开高校的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至关重要。如今,毕业之后选择自主创业已经不再新奇。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77.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对创新创业有兴趣,其中很有兴趣的占31%,有创业实践的占13.4%,有创业计划的占60.2%。

学校从鼓励学生就业到支持学生创业的转变,并不是让所有的大学生都去创业。创业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思考和积淀。

刘夜,作业盒子CEO,一个“创业狂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不创业,觉得自己的精力和能力无处释放。大一时,刘夜卖衣服一天收入1万多元,因为给同学发工资,他变得小有名气。在学校里,刘夜的计算机水平甚至超过计算机系的人。大二那年,通过做技术外包,他赚了六七十万。他又于大三注册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因脉科技,还没毕业,公司年收入已超200万元。2013年后,为了创办作业盒子,他离开了因脉科技。

看似平坦创业之路其实也免不了坎坷,其中艰辛只有创业者自己知道,创业者需要在困难中积累,从积累中成长,再从成长中爆发。

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林金朝在接受《生活时代》采访时表示:“大学生的创业,一定是基于创新的创业。要创新,你就必须得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架构,要没有这个,不可能基于创新去创业。所以我们国家的战略说的是大众创业,没有说万众创业。我认为这个概念应该偏向于大学生创业,高校毕业的学生,是创新的中坚力量,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确实需要很多很多的人,去做一些创业方面的动作。”

创业形式较单一

“从历年的情况分析来看,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比较强,这也跟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前沿结合较为紧密有关。”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刘璟卫介绍,“本市大学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等小规模创业较多,因为操作难度、工商注册难度均比较小。”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个错误的“四两拨千斤”观念,想要利用熟悉的互联网做一些一本万利的事情,稍有挫折就质疑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所以目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主要围绕社交、电商、营销这三大主题。对于创业有很美好的幻想,认为只要有一个好的想法就可以去创业了,殊不知创业要比就业困难得多。

《生活时代》通过走访高校学生发现,90后大学生受成长环境影响,身上大多有一颗奋斗的心。当谈到对创业项目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时,基本上都大同小异,甚至是为创业而创业。没有清晰的逻辑概念,也没有任何资源储备就冲出来要创业,如果创业失败了就当做积累经验,这种创业的成功率恐怕会很低。

大学生创业切忌好高骛远,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从小做起,无论成败与否,都不能仅仅用薪水、业绩来衡量。为通往更丰富的世界提供一种别样选择,积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