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剩爸剩妈”成独特群体 家庭提前步入空巢期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空巢群体家庭 2015-11-27 09:44:38
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外出读书、成家立业,以往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空巢现象逐渐呈现中年化的趋势。有社会学专家预言,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提前步入“空巢

近年来,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外出读书、成家立业,以往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空巢现象逐渐呈现中年化的趋势。有社会学专家预言,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提前步入“空巢”,“剩爸剩妈”已经成为城市中的一个独特群体,同时也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儿女的长大离开,让新“空巢群体”倍感失落,他们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情感焦虑,精神空虚,生活乱了章法;另一方面,80后、90后独生子女从小就处在父母的呵护宠爱下成长,不知如何孝敬父母,安抚父母孤寂的心灵;再就是一些刚刚晋级为“婆婆”“公公”的中年人,无法处理翁婿、婆媳关系,导致新的矛盾,一时间难以化解。

同学聚会:23人中14人成新“空巢”

“儿女远离父母到外地上学就业,咱做父母舍不得娃走,心里充满牵挂,可孩子浑然不觉,就像没事人一样。”在西安一家传媒公司工作的肖阳先生,今年52岁,是一个标准的60后。他儿子在西安上职校,当时他以为儿子毕业后肯定留在西安找工作。所以,儿子上学期间,他们夫妇就在西安东郊给儿子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现房。不料,儿子毕业后,和几个同学相约,要到北京打工去,任凭他和妻子好说歹说,结果,还是说服不了儿子。

儿子到北京后,在中关村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找到了工作,而且干得比较顺心。一年半时间没有回家探亲,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他妻子不放心,几次打电话要去北京看儿子,结果被儿子以工作忙,没时间陪父母为由阻挡住了。今年国庆节,他们夫妻俩总算把儿子盼回来了,本来还想让儿子多留几天,一家人团聚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没想到儿子回来前就买好了回程的车票,国庆节刚过,就拔腿走人说:“公司刚研发了一款新产品,马上就要投入成批生产,一点不能耽误。”等把儿子送走后,肖阳夫妇望着给儿子精心布置的新房,不知儿子这一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只能相互安抚,固守“空巢”。

  肖先生原以为自己的儿子倔强不听话,非要到外地闯世界,让自己提前变成了“空巢”。不料,今年11月1日,在西岳华山脚下,他们陕西冶金技校82级同学毕业31年后大聚会,在到场的23名同学中,竟然有14人的儿女远离父母在外地上学就业,其中同学王太东的儿子在法国留学、侯建刚的女儿在成都医学院读研、徐雅君的女儿在北京工作、姚雅珉的儿子在新疆当公务员……还有刘艳等同学的子女也都不在身边。这些60后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留守之处已成空巢。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80后、90后独生子女外出读书、成家立业,越来越多的城市家庭提前步入“空巢”模式。“剩爸剩妈”已经逐渐成为城市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退休,有的已经抱上了孙子,有的刚当上婆婆、公公,闲来没事,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乐子,晨练、微信群聊、跳广场舞,以此打发时间……

抽样调查:20户家庭17家孩子不在父母身边

“以前儿子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我专门在儿子就读的西工大附中附近租了套房子,过了三年的陪读生活。”家住西安东门鸡市拐46岁的刘女士告诉记者,陪读期间,她每天早上6点半就起来给儿子做早饭,等儿子上学后,她就去附近的超市买菜购物,搭配儿子每天所需要的营养。晚上儿子放学后,复习完功课,她还要给儿子热牛奶、烘面包,热水洗脸,收拾好这一切自己才上床休息,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

今年9月,刘女士的儿子被浙江大学录取了,这本来是件高兴事,可是儿子走后,她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呆坐在房子。“儿子不在身边,我的心就像被掏空了似的,一下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加上丈夫工作又忙很少回家,我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才好。”刘女士忧郁地说。

今年“五一”期间刚把女儿送出门,当上了岳父的赵先生说:“自从女儿出嫁后,我们夫妻俩到现在还没适应过来。以前两口子是一切围着女儿转,现在一下觉得生活没有了滋味,尽管每到星期天女儿都会过来看我们,但是一旦女儿离开家,我们夫妻就感到孤独难耐。我靠抽烟、喝酒、下象棋、打麻将还能解闷,可我媳妇一直闷闷不乐,我真怕时间长了,她会得抑郁症。”

随后,记者在朝阳门、南门和丰庆路三地几个小区随机选择了20户45-55岁的中年家庭为样本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11户受访者的儿女在外地学习工作,9户受访者的儿女在西安本地工作,就在这9户之中,还有6户孩子婚后选择和父母分居。如今,新空巢现象大家已经司空见惯,有许多人已经逐步适应了儿女不在身边的空巢生活,但也有一少部分人感到无法适应,甚至变得焦虑不安、烦恼失眠、无所事事,有的提前进入更年期,被人称之为“空巢”综合征。

相处困局:有多少亲情需要平衡

屈指算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经三十多年,第二代独生子女80后和第三代独生子女90后一部分以步入婚龄阶段,与父母分居独立,60后、70后父母独守空巢已成常态,但随之而来的是婆媳之间、翁婿之间难以相处的矛盾和纠纷。记者采访时,有几位中年夫妇向记者“诉苦”,和儿媳、女婿无法沟通,难以相处。

家住西安东郊55岁的曹女士退休前,在西安一家国企当电焊工,由于是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后,专职在家带孙女。她儿子在西安一家建筑公司当预算员,儿媳在西安一家民企当会计,两人都是80后,他们每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回来看一下孩子。由于曹女士的丈夫受工伤提前退休,他们夫妻每月退休金加起来只有3500多元。本来儿子结婚时,家里有单位分的集资房,完全住的开,可是儿媳过门后非要分开过,她只能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并借债给儿子买房,交了20万元的首付款。新房装修后,儿子儿媳搬走了,却把孙女留给了他们夫妇,每个月给小孙女买奶粉、看病、上幼儿园开支2000元,还要还买房借的外债,老两口日子过的很紧张,可儿媳从小在家里娇生惯养,喜欢逛街买衣服首饰,每月3000多元的工资,不到月底就花得光光的,成了“月光族”。儿子每月工资4000元,缴过按揭,吃饭抽烟,所剩无几。

自从孙女出生后,曹女士一直带到了两岁半,儿子儿媳没有给过一分钱的生活费,曹女士心想自己就这么一个儿子,将来自己钱多钱少都归他一人,也就忍了。可是,儿子儿媳每次回到家里,饭也不做,孩子也不带,实在让她无法忍受。她就以自己身体有病,小孩大了不好带为由,让儿子儿媳雇保姆,雇保姆的费用由他们和儿子儿媳共同承担。他儿子心疼父母,答应得很干脆,可儿媳却给他儿子摊牌说:“如果非要雇保姆,孩子就让我娘家妈妈带着,但是从此往后,你家人就别想见孩子一面。”这话传到曹女士耳中,她知道儿媳示威呢,从此婆媳关系变得非常冷漠。

记者调查发现,在所有新空巢家庭中,类似的问题非常普遍。

剩爸剩妈:该怎样应对空巢危机

众所周知,在当今“独一代”的家庭中,唯一的孩子曾经是父母生活的全部重心,现在突然将这个孩子从父母的生活中抽离,家长的失落、焦虑、不安也就随之侵袭而来,这些“剩爸剩妈”的焦虑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谭琳著文称:新“空巢”家庭中的中年夫妇常常是巢虽空,压力不减。孩子虽然离家生活,但孩子上大学、求职、结婚所需的经济支持常常使父母倍感压力。同时,中年夫妇还正值供养父母的关键时刻。因此,孩子离家不仅会增加他们生活中的失落感,同时还可能加大他们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加剧他们的心理紧张程度。

西安市莲湖区司法工作站60后律师郝升阳分析认为,80后、90后刚刚成家立业不久,他们还没有完全从当年被父母关心、宠爱的境界走出,不知道关心他人,孝敬父母,而60后、70后父母眼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娶妻生子或嫁给他人,居家另住,本身就有一种寂寞失落感,他们与儿媳、女婿相互排斥,甚至结怨,表面上看都是因为家庭琐事引起的,实际上是无法适应“空巢”生活的一种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会渐渐发生改变。

西安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国琪认为,中年空巢家庭模式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一种无法规避的社会存在,也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社会现象。面对新空巢现象,如何帮助这些中年父母进行心理疏导,以平和的心态度过空巢期并使其走出养老困境,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年空巢”的家长们应该采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空巢”,一方面采取打电话、上网聊天、发微信的方式,多和儿女沟通,加深感情;另一方面,利用空闲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休闲旅游,扩大交际圈子,建立新的生活支点,这样才不至于忧郁纠结,患上空巢综合征,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从而加重生活的负担。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