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生态学研究显示栖息地从外围向内被毁时物种更危险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生态学栖息地物种 2015-11-20 09:53:50
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则生态学研究显示,当生物的栖息地从外围向内被破坏时,和栖息地从中心向外被破坏相比,更多的物种会灭绝。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张梦然)近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则生态学研究显示,当生物的栖息地从外围向内被破坏时,和栖息地从中心向外被破坏相比,更多的物种会灭绝。了解栖息地被破坏的形状和物种灭绝速率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全球的生态保护工作。
 
栖息地的破坏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主要与人为干涉有关(例如城市扩建,或者将天然栖息地转化为农业用途等)。但是,栖息地破坏对于不同物种的影响也不同,取决于破坏的量和物种在栖息地中的生态定位。
 
现有估计物种灭绝的方法,一般只考虑栖息地被破坏的面积,而没有考虑在一个物种分布区域中,到底是哪里的栖息地被破坏了。
 
此次,美国耶鲁大学佩特·凯尔和他的同事,研究了四大洲上栖息地丧失对鸟类、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影响,包括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亚洲,每个大洲上的面积有484万平方公里,大到足以涵盖每个物种的整体自然分布范围。通过分别计算在这样的一个区域中当栖息地从边缘向内消失时,与栖息地从中心向外消失时,或者随机消失时所损失的物种数量,研究团队发现,当栖息地从外向内被破坏时,带来的物种灭绝数量是最大的。
 
除了损失掉最多的物种,栖息地从外向内的被破坏还与最严重的演化多样性损失相关,演化多样性指的是一个物种的独特性。而这种类型的栖息地破坏,还与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扮演角色的多样性的最大程度减少有关。
 
研究结果还表明,当一个物种的活动范围在一个地区的边缘,那这个物种在遭遇大规模栖息地破坏时灭绝的风险最高。例如濒临灭绝的埃塞俄比亚狼,这种非洲唯一的野生狼已是最为珍稀的犬类动物之一。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