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动教育 > 正文

名人从教要对得起公众期待

行动教育
来源: 标签:公众名人 2015-11-12 11:25:51
 编者按  近年来,主持人、明星等名人跳槽去高校任教已不鲜见,中国传媒大学更是成为部分央视主持人离职后的首选。从主持人变成教师,他们的新工作干得怎样?媒体报道,多名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反映,在学校见到
 编者按

  近年来,主持人、明星等名人跳槽去高校任教已不鲜见,中国传媒大学更是成为部分央视主持人离职后的首选。从主持人变成教师,他们的新工作干得怎样?媒体报道,多名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反映,在学校见到“名嘴老师”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大多在校也未开设固定课程。据了解,一位教师所在的播音学院6个年级本学期均没有他开设的固定课程;另一位只开有一门选修课。显然,这些名人任教高校并没有满足学生和社会的期待,如何真正发挥好他们的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名人当“花瓶” 高校该反思

  在引进名人方面,大学居于主导地位,如果大学坚持聘用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对名人一视同仁,就不会出现眼下这种现象。

  近年来,主持人、明星等名人跳槽去高校本是双赢的好事,但记者调查了解到,他们从教的情况却出乎意料,有些人并没有真正给学生上课。(《北京青年报》 11月10日)

  高校引进名人,并非不可,如果引进名人后,却没有具体的教学任务,名人和学校的关系游离,这样的人才引进,遭遇舆论质疑是难免的。这看重的究竟是名人之名,还是名人的实际教学能力,抑或是名人丰富的实践经历可以给学校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带来贡献呢?

  在美国,政治家、明星去大学应聘当教师的,也不鲜见,但学校不会因其名气就聘任,也不会因其名气大就对其另眼相看,或者对教学、学术研究提出与其他教员不一样的要求。学校在教师的招聘、管理和使用上,是一视同仁的。在大学内,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照样要给学生开课。

  但在我国大学,近年来聘任名人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以至全职教师,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客座教授依照其性质,更多是“名义”上的教授,不在大学内做具体的教学事务,这可以理解。而兼职教授、全职教师,按照规定是要履行职责的,尤其是全职教师,应是全职履责,否则就可能变为“吃空饷”。可是,我国大学聘请名人担任兼职教授以至全职教师,却更多不是在具体职责上考虑,大学看重的是名人的名气、背后的资源,以此提高学校的声誉,给学校带来资源,而名人看重的是学校的这个平台。

  这就把大学引进人才的价值异化了,不但不会带来学校声誉的提升,还会让大学遭遇质疑,败坏学校的声誉。近年来,每次大学与明星的“联姻”,都没有引来舆论叫好,而是被指责“媚俗”,没有品格,是拿学校的教育资源、学术资源去和明星交换,丧失大学的精神。而对于明星而言,选择大学,尤其是全职跳槽到大学,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可是,到了大学后,却发现大学在乎自己的仅是“名气”,给自己的任务是获得资源,完全把自己作为“花瓶”点缀学校,也大失所望。

  有一些舆论把问题归于名人自身,认为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身份,享有独特的待遇,在大学里有某种特权。这是不了解大学管理体系的误解。这里的主要问题,不是来自名人,而是大学。总体来说,在引进名人方面,大学居于主导地位,如果大学坚持聘用标准,明确岗位职责,对名人一视同仁,甚至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就不会出现眼下这种现象,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和名人合作的双赢:学校获得有丰富实践经验、很强社会影响力的师资,为传统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而名人也在大学的平台上实现个人职业生涯新的发展,对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作出独特的贡献。

  国务院前不久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提出,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我国高校当前的人事制度,还不适应建设一流大学的要求,有的大学还存在长期离岗编制空挂、吃空饷、因人设岗等问题,需要大学对这些问题进行清理。(熊丙奇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