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白河县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纪略 迁出一片新天地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白河县扶贫搬迁 2015-11-10 12:24:32
白墙黛瓦的农宅、平坦宽畅的道路、水清岸绿的小河……徜徉在白河的广袤山乡,一座座别具风格的移民安置小区尤为引人注目,成为青山绿水间的一道独特风景。
    巴山汉水间,处处有美景。

    白墙黛瓦的农宅、平坦宽畅的道路、水清岸绿的小河……徜徉在白河的广袤山乡,一座座别具风格的移民安置小区尤为引人注目,成为青山绿水间的一道独特风景。

    现如今,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移民群众,不仅实现了“住新房、进社区”的安居梦,正朝着“挣票子、奔小康”的致富梦阔步前行。
 
移民搬迁成就安居梦想
 
    今年已经73岁的夏万芳做梦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

    在茅坪镇枣树社区,正在自家屋前晒太阳的夏万芳老人感慨地说:“以前住在山里,吃水难、走路难、看病难。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山里人过上了好日子。”

    枣树社区位于十天高速公路茅坪出入口附近,于2010年建成,目前已入住480余户2200余人,整个社区的绿化、亮化、给排水、硬化、排污等建设已全部完成。

    远隔几十公里外的宋家镇彭家社区,村民黄治兵正与家人围坐在客厅里看电视。

    “原来住得是土胚房,下雨天总担心会发生滑坡、泥石流。去年从山上搬到山下来,住上这10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现在下再大的雨都能睡安稳觉了。”喜悦之情洋溢在这个山里汉子的脸颊上。

    白河地处秦巴山区,山高路陡、沟壑纵横,洪涝灾害频发。像夏万芳老人和黄治兵一样,全县有7.2万人居住在滑坡险段或者高山陡坡上,土坯墙、泥巴路,吃水靠挑、交通靠走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写照,发展环境与生存条件都非常艰苦。

    2011年,随着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大幕的正式开启,白河县委、县政府应时而动,迅速制定了《避灾扶贫搬迁十年规划》,着力打造1个宜居县城、11个重点集镇、35个社区新村的“11135”人口发展布局架构,形成了避灾扶贫搬迁规划体系。与此同时,还把地质灾害评估、防洪评估、防雷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作为前置审批条件,确保搬迁群众住的更加安心。

    推进避灾搬迁工作,资金到位是关键。白河县捆绑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危房改造、道路工程,绿化造林、土地整理、灾后重建等项目资金,统筹安排使用,集中推进各项建设。同时,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移民搬迁领域,探索出“工商企业下乡建设、外出老板返乡建设、村组干部带头建设”三种模式。每年还预算2000万元作为城镇和农村社区建设资金,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几年来,白河县累计建设移民安置点47个,全县8千多户近3万人从“山地危居”搬迁到城镇社区和安置点定居,近三年集中安置率均达到90%以上,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作先进县”称号。
 
产业配套做足富民文章
 
    移民群众搬迁到新社区后,如何取得稳定发展,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这是避灾扶贫搬迁工作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白河县按照建设一个社区,发展一户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一个现代农业园区、兴办一个规模养殖小区的思路,全力推进有业安置,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发展”。

    在茅坪镇枣树社区附近,有一座天尔秀服装加工厂,村民陈彩梅正在缝纫机旁紧张地忙碌着。“服装厂办起来后,我们可以在家门口打工赚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每月2000多元的收入让陈彩梅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总投资2000万元的天尔秀服装厂,于2012年9月建成投产,可解决枣树社区及周边200余人的就业问题。据介绍,服装厂老板纪维是从北京返乡创业的白河老乡。

    把工厂建在社区里,选择项目至为关键。白河县紧紧围绕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把带动能力强、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首选目标。

    据数据显示,白河县先后在集镇或社区附近引进远丰电子有限公司、天尔秀服装厂、康泰鑫制衣厂、有机木炭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20个、工业企业8个,解决了全县近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

    仓上镇天宝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是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村民许立成正带着几个群众在田里劳作。老许一家原来住在山上,现在搬到山下刚建成的裴家社区,平常还在农业生态示范园里工作,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

    “村上的群众可以入股到企业,还可以到企业上班,既增加了我们的家庭收入,也解决了大伙儿的就业问题,现在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谈起现在的生活,老许笑的合不拢嘴。

    许立成家居住在山下的裴家社区,该社区计划安置500余户2500余人,现已建设住房200余套。距社区只有几公里远的天宝现代农业园区里,不仅建有畜牧养殖场,还发展蔬菜大棚200亩、烤烟350亩、绿化苗木60万株。目前,园区吸纳产业工人150余人,人均月工资2500多元。

    近年来,白河县累计流转土地、山林2万亩,建成3个省级示范园区,3个市级示范园区;培育龙头企业10多家;培养种养殖、苗木等产业大户120余户,专业合作社47家,探索出“集中安置建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产业支撑保增收”的搬迁工作新路子,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巨大变化。
 
新型培训打造和谐家园
 
    “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听到县疾控中心干部王松林编写的顺口溜,现场群众顿时发出一片会心的笑声。“这些土专家讲的就是好,我们不光听得懂,还能记得住。”培训间隙,双丰镇天顺社区居民陈大爷满意地说。

    “在参加宴会时,应等什么人坐定后,方可入座?”

    “遇到火情和匪情拨打什么号码求助?”

    “我国《婚姻法》规定,男女法定结婚年龄各是多少周岁?”

    “生产绿色食品提倡使用什么肥料?”……这是现场主持人就文明礼仪、陕南避灾扶贫搬迁、法律常识、惠农政策、卫生健康知识等内容,随机向现场群众提问,答对问题的群众则可以领到肥皂、洗衣粉和毛巾等小礼品。
近年来,通过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白河近3万群众搬出大山,迁到集镇社区和集中安置点居住。随之而来的是,许多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无法与集中居住区相适应,文化活动更是乏善可陈。

    去年4月份,白河县将文化惠民演出与新型农民大培训活动相融合,巡回全县12个镇的农村社区和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展政策宣讲、文艺宣传活动,昔日恬静的秦巴山乡顿时活跃起来。

在新型农民大培训暨文艺走进新农村活动中,有一个节目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特别钟爱,它就是由城关镇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创作表演的小品——百善孝为先。表演这个节目的演员分别是两名年轻干部、一名保洁员和一名小学生,清风社区保洁员蔡传桂扮演母亲的角色,她的表演声情并茂、感情真挚,让人记忆深刻。

    当问及蔡传桂在舞台上的感受时,她激动地说:“作为一名保洁员,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在上千人的面前表演节目,还收获了那么多的掌声。”扮演儿子角色的城关镇干部王勇告诉笔者,表演这个节目,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懂得孝道,让每一个家庭更加和谐。

    截止目前,该项活动已巡回开展50余场次,惠及群众6万余人,有效帮助基层群众树立了文明风尚、改进了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通讯员 张吉彩 钱从波 吴磊)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