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合阳红提的太枣模式”:资金扶持、科技创新、配套服务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红提太枣模式科技支撑 2015-09-25 02:39:48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合阳红提近日红遍了华夏大地。先是获得了凤毛麟角的“中国公用果业品牌50强”和“中国红提之乡” 称号,紧接着又在几场全国和全省水果推介会上,以果粒大、果穗美、果面净、色泽艳、肉质脆、口感香、糖分高、硬度大、耐贮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合阳红提近日红遍了华夏大地。先是获得了凤毛麟角的“中国公用果业品牌50强”和“中国红提之乡” 称号,紧接着又在几场全国和全省水果推介会上,以果粒大、果穗美、果面净、色泽艳、肉质脆、口感香、糖分高、硬度大、耐贮运,而广受业内和客商青睐,9月22日起又举行为时一个月的首届合阳红提葡萄旅游文化节。合阳红提在短暂的瞬间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目前,合阳县红提葡萄种植面积15万亩, 是全县50万亩面积水果中最畅销最值钱最受市场欢迎的水果,是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排头兵。而合阳红提的走红,主要缘于合阳红提发源地太枣村的“太枣模式”。

    走进红提葡萄专业村合阳县百良镇太枣村,记者欣然发现这里真不愧是红提葡萄的最佳优生区。这里紧靠黄河,土壤肥沃,海拔78米,昼夜温差大,采撷天地精华。3000多亩冷棚有机红提葡萄,单粒重18克以上,串串晶莹剔透,浑圆饱满,让人心醉。村支书兼绿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继有娓娓而谈,向记者总结了“太枣模式”的几大要素。

   首先,群众参与是主体,不然就失去了所有意义。早在2012年年初,村上就组织部分积极性高、接受新事物快、思想先进的群众到别处的红提葡萄示范园进行了参观学习。村上率先垂范,带头发展,积极带动38户群众投资建设冷棚红提园区,仅用了10天时间,流转土地200余亩,并将苗木栽植到位,达到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

   但最大的障碍却是土地问题,不解决土地流转则一事无成。为了确保该产业连片发展、规模发展,便于技术管理、销售,村上多次召开代表会议研究,整合土地,发动群众,由村上、种植户、土地出让户签订三方协议,将土地集中流转,规模经营,为红提园区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金扶持做前提。为了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时间紧、地面附着物补偿及部分幼树的移栽费用等问题,在发展过程中,镇上先后拿出18万元给予支持补贴,除解决补助红提发展资金5万元外,还在苗木上给予补助,每株补贴1.7元,每亩补贴425元,群众每亩苗木仅支出250元。由于棚架和塑料膜价格较高(每亩1.2万元),在镇村两级的积极努力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贷款资金60余万元,解决了群众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困难。

   科技创新做支撑。在建棚过程中,村上对建棚材料进行了统一采购,并自行设计了高3.5米、宽8米的棚架,附带手摇式卷边膜工具,方便快捷省工,使棚体结构更趋于科学合理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强。在管理方面,村上的绿泰果蔬专业合作社引导监督群众使用无公害农药,使用有机肥,为产品走高端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技术培训上,每10天左右聘请县果业局王颖丹技术骨干进行实地现场指导一次,同时聘请红提知名专家晁无疾教授等讲课12场次,确保技术到位,管理到位。

   配套服务做保障。在冷棚红提园区建设过程中,村上通过积极协调,并在县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解决了示范园区200余亩红提节水滴灌配套设施,投资120万元解决了园区专电专配,为下一步新建机井及园区用电消除了后顾之忧。

   方向明,思路清,办法对。三年多时间,太枣村的红提产业就巍然壮观,亩均收入3.5万元,好的每亩收入4万元,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并很快在全县形成燎原之势,发挥着引领作用。(陕西日报记者 卢新智)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