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距离我们有多远?三角函数可解之
视差法的使用需要地球运行在绕日轨道的两侧,比如对某个天体进行一次观测,然后六个月后再进行一次观测,于是我们可以获得地球与被观测天体之间的三角结构,利用三角函数就可以解出。 为了测量恒星的距离,天文学家利用天文单位进行计算,这是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当于1.5亿公里。第一个利用视差法进行研究的科学家来自希腊,在公元前189年,利用日食观测两个而不同的位置信息,来测量月球的距离。
167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乔瓦尼-卡西尼等人利用视差法对火星进行观测,确定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值。视差被认为是宇宙距离测量的主要基础,但科学家认为其可以测量距离我们较近的恒星,如果测量遥远的恒星,就需要建立恒星颜色和亮度的关系,于是我们提出了标准烛光的概念。1989年,欧洲航天局发射了一个轨道望远镜,主要目的也是利用视差测量恒星的距离。如果我们得知某个恒星系统存在宜居行星,就可以利用视差法对其进行距离观测。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