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伤作文:发现四个版本 但课堂习作不见了
救助/
父母离世,2014年5月起政府已按月补助姐弟5人,正常生活开销后,尚有1万余元余额。
大姐说,房子是几年前爸爸在世时修的,花了大概5万元。爸爸走后,妈妈又生病,没钱装修。因此,房子还保持着当初模样。“和周围邻居房子相比,我家房子要丑得多。”
2010年以前,爸爸木苦里哈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在普雄、成都等地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干的都是些体力活,总是咳嗽。出门两、三个月,爸爸会回来一趟,帮妈妈种地。爸爸去世时是2011年,病因是肺结核。木苦衣生木当时12岁,读三年级。
爸爸走后,妈妈海来果各木独自撑着这个家,太辛苦,身体又不好,木苦衣生木主动辍学,在家帮妈妈干农活,照看弟妹。再后来,妈妈也因心脏疾病,卧床不起,这个家,顿时阴云密布。2013年2月,妈妈去世。从那时起,五姐弟都成了孤儿。木苦衣生木说,最困难时,姐弟5人仅靠两个低保指标——每月100元维持生计。
2014年春节过后,奶奶找到村支书潘小伍。当年4月10日,普雄镇政府向越西县民政局,递交了五姐弟申请孤儿待遇的材料。2014年5月,依照相关规定,越西县民政局将五姐弟纳入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范围,按照每人每月678元的标准,为五姐弟每月发放孤儿生活补助金,共计3390元。同时,还将五个孩子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截至目前,当地政府已向五姐弟发放孤儿生活补助金14个月,共计47460元。正常生活开销后,五姐弟的银行存折上,尚有一万余元余额。
另据当地官方通报,木苦衣五木双亲生病期间花销医药费,已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按规定予以足额报销。
读书/
“再难,我也要坚持学下去。”打工经历告诉大姐木苦衣生木,没有文化和技术,挣钱很难。
5个孩子中,大姐木苦衣生木16岁,二哥木苦小平14岁。木苦衣五木12岁,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10岁的木苦小康和5岁的木苦小杰。
在外人面前,木苦衣生木已是一副家长模样。回家之前,她在成都武侯祠附近一家火锅店打工,是表姐帮忙找的。妈妈去世后,作为大姐,她就成了一家之长。人在成都,三妹木苦衣五木遇到难处,便会给她打电话。而她则赶紧买张火车票,赶回家处理好了,又再返回成都。原本,她希望通过在外打工,挣点钱,把家里房子装修一下,让颜色好看一些。
按照当地政府安排,下个月开学,木苦衣生木将免费就读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8月14日上午,木苦衣生木去学校报了名。
“再难,我也要坚持学下去。”木苦衣生木说,打工经历告诉她,没有文化和技术,挣钱很难。
将重返校园的还有老二木苦小平。去年,六年级还没读完,木苦小平便辍学了。回家后,大姐托熟人,隐瞒年龄,让弟弟去了江苏无锡打工。“每月能挣两千多,发了工资,除零用,全部打给姐姐,毕竟家里需要钱。”木苦小平说,9月开学,他也将重返校园,从六年级读起走,他不会再放弃了,“等我初中毕业,快满18岁了就去参军。” “煽情吸捐”?
《泪》文走红后,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联合多家机构在“微公益”开通捐赠通道“帮帮大凉山的孩子们”,短短数日,募捐金额高达90多万元。外界质疑声也由“谁写的”升级为“煽情吸捐”。
回应质疑:
捐款由第三方机构募集基金会并未接收
据了解,在微博上最先发出作文《泪》的照片的,是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负责人黄红斌。网上亦有消息称,四川索玛慈善基金会的前身是索玛花,两年前,因捐款账目不清,遭到质疑。后重注册成非公募基金,不能公开在网上求捐。
8月6日,凉山州、西昌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与黄红斌进行了交流。对于网上的“煽情吸捐”质疑,黄红斌告诉记者,这些捐款都是通过第三方机构募集的,并没有由索玛慈善基金会接收。目前基金会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如何助学是一个难题。
据凉山州有关部门出具调查材料显示,索玛慈善基金会现有工作人员17人,在木里县、越西县、布拖县均办有教学点,在西昌市四合乡永定村火普组办有一所“索玛花爱心小学”。这份材料还显示,经调查,西昌“索玛花爱心小学”教学点,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报教育、国土等相关部门审批备案,存在校舍占用国有林地,购买村民房屋和土地没有合法手续等问题,涉嫌违规办学。下一步,当地还将进一步调查核实,对教学点进行依法、依规处置,推动基金会依法规范开展公益活动。
凉山州、西昌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政府非常支持民间公益组织的办学、助学活动,索玛慈善基金会给凉山教育做出了贡献,特别是支教志愿者们非常辛苦,政府也将会给基金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办学、助学的前提,必须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8月16日,华西都市报记者通过手机短信,再次向黄红斌求证“索玛慈善基金会”是否被调查,但截至发稿,未得到黄红斌的回应。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