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家训,导航人生的爱尔克之光 --观陕西汉阴《沈氏家训》感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家训汉阴沈氏家训 2015-08-04 15:33:44
文 陕西石泉住建局张义胤 万家凝族,众族聚国。许多家族在中华文明演进的漫长征途中,每每留存着鲜活的民间野史、乡村密传、族规家训 闪烁着先祖们的情爱之祈,谆严之盼,智慧之光。这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
文/陕西石泉住建局  张义胤
   万家凝族,众族聚国。许多家族在中华文明演进的漫长征途中,每每留存着鲜活的民间野史、乡村密传、族规家训......闪烁着先祖们的情爱之祈,谆严之盼,智慧之光。这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根系基石,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生机蓬勃的精神养分。可惜被我们忽视丢弃的太多太久了。

  中央纪委网站隆重推出的传统美德廉政宣教文化精品----陕西汉阴《沈氏家训》令世人豁朗警醒:捧起尘埃里的翡翠,凝望爱尔克灯光。

   一个家族分奔迁徙、艰辛创业、发达兴衰的历程伴奏着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辉煌乐章。汉阴沈氏东迁西奔500年,丁口繁衍3万众,人才辈出成百千,着实为地方经济、民族文化、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强大恒久的原生动力相当程度源于严慈的家训,清正的家风,和润的家教。

   族规家训是在中国儒家文化母体里孕育生长的一支奇葩,在维护封建制度超稳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重要支撑,其中不乏严苛与专制,有一定的糟粕,应辩证吸收。通观《沈氏家训》二十条,对祭祖孝亲、教子择配、持家睦邻、志节行操、出仕交游等做出明确规范,倡导忠、孝、节、义,强调勤、俭、正、廉,对教育子女、成才正道,立志端方等既有方向引领,又有针对操作,流露严爱慈期,是弘扬传统文化强化品德教育的乡土活教材。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百姓的坚守,忠孝礼义,仁廉智信,千年的执着。由此构筑起炎黄子孙不屈的坚毅脊梁。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几经侵略而未亡,正是根植于爱国爱家的浓烈情怀与保家卫国的坚强勇义。家训族规堪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血统基因。

 家训家风对人思想信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治国须从治家始,齐家便从修身做。“身不可不修也。身者父母所属望,而子孙所观型者也。故必敬以持己,恕以接物。视听言动决去非礼,喜怒哀乐务求中节,庶身可修,而家可齐矣。书云:“慎厥身修” ,思永子姓,当各置一通于座右。”

   我们的祖先对性情的修养品行的修炼可谓动真碰硬苦口婆心。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到”头悬梁,锥刺股“的坚强磨砺;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提升,都紧紧抓住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想信念的追求,而人生的路径始于家训下的修身把持与处世格物。“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做人要实。”习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我们加强个人品行修养,锤炼政治品格、坚定理想信念敲响了自律警钟,点亮了爱尔克灯光。

  《沈氏家训》中难能可贵的是对为官的训诫:“出仕不可不清也。致君泽民,吾儒分内事耳,苟以援上之不工,剥下之不巧,为虑凡足以肥囊橐,而贻子孙者,尽力而为之,即眼前幸漏法网,子孙有不受其报者:然则出而治国,不思循分尽职,以光前裕后,而贪黩之,鄙夫,岂非衣冠之盗贼也哉!”

   家训族规中鲜见劝官的文字。《沈氏家训》此款是族人为官的体味与家人的叮嘱。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能否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创造性地搞好工作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操守,也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古人视贪黩之鄙为衣冠盗贼,今天看虎蝇之流实为禽兽。“严以用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理当成为新常态下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甚嚣尘上。功利、浮躁、奸诈、冷漠日益泛滥,不讲人伦尊严羞耻,抛弃党性原则法纪规矩,将世人裹挟进迷茫苦闷的泥流中,许多社会隐忧,问题少年触痛着我们整个社会的神经。在缺少“家规”的日子里,家这个爱的港湾变得干涸、生涩,往往沦为家庭贪腐的驿站 。

   秦巴碧水间,朗朗书声里,飘逸出弟子规、家训录、国学篇,感受着久违的本真力量。今天,我们重拾家训、重振家风,将家庭教化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思想教育触手可及,清新贴切,让廉政教育从小抓起耳濡目染。不要盲从于洋文的胎教,丰富提练中华家训中的优质因子,抓好国民家庭教育的牛鼻子,扭住终生教育的马笼头,以良好的家训家风引领民风政风助推党风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身不可不修也,仕不可不清也。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洪钟穿千古,明灯长夜空。让我们在先辈的训导中,锻造德才,在领袖的指引下,施展才干,在爱尔克的灯光里,绽放精彩人生。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