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南京溧水"三集中"打造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溧水模范区南京 2015-08-04 12:34:32
近年来,溧水通过推进土地利用方式改革,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新市镇和新社区集中”的原则,其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教网讯 2012年实现GDP343.56亿元,地均GDP达每公顷181.67万元;2013年实现GDP415.4908亿元,地均GDP达每公顷218.4万元;2013年完成4222亩低效利用土地和1092亩闲置土地的处置任务,2014年盘活低效闲置用地3033亩,今年的任务是处置低效闲置土地2000亩。这些数字属于南京市溧水区,它是新晋的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近年来,溧水通过推进土地利用方式改革,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新市镇和新社区集中”的原则,其节约集约用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业用地:南京创维集约用地好榜样

    盛夏酷暑,正是主打白电冰洗产品的南京创维家用电器有限公司的旺季,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

    南京创维二期工程是溧水区2013年引进建设的。当年3月,溧水区正式启动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的创建工作,其中集约用地是指提高每宗建设用地投入产出的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工业用地容积率不低于1.0,原则上不得建设单层厂房。”按照《全区土地利用方式改革方案》文件精神,当地严把项目准入关、投资规模关、投资强度关和产出税收关,严格执行新增工业用地项目总投资不低于6000万元人民币、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350万元、亩均年产值不低于400万元、亩均年税收不低于20万元的标准。

    在此背景下,南京创维的生产车间盖成了两层。“起初我们也有犹豫,毕竟控制成本也是企业必要的考虑。”据该公司行政管理部经理郭斌介绍,在经过多番的协商论证后,他们最终选择了成本要翻一番的双层钢混结构厂房,同时不得不花高价购买原本不需添置的进口提升机,改造了生产运输一条龙的流水线,改为一层生产,二层装配、运输。

    一年之后,南京创维用超过14亿元的销售额、5000多万元的纳税额,交出了让人为之惊艳的成绩单。一个300亩的园区,一亩地上产出了接近500万元的产值,数据面前,它无可争议的成为了溧水区招商引资、集约用地的标杆。

    “正是通过开展土地集约化利用这一抓手,溧水区明确了供地转向投资强度高、产出回报高、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倾斜。”南京市国土局溧水分局局长黄忠山表示,对于新增项目的建设用地,不管企业或个人出于什么名义,都要遵循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对于其投入产出比进行严格的要求。

    “目前,我们也正在联合相关部门计划拿出一个关于城镇土地再开发再利用的方案,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黄忠山告诉记者,“有些工业用地根据新的生态环保的要求不能搞了,我们需要引导转向其它产业,对于一些不能转型的企业就要采取有序退出的方式,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限制,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该保护的,要把它保护好;该开发的,能有序的开发好。最终,在土地节约利用上形成一种高效机制。”

    农业用地:田成方 林成网 路相通 渠相连

    溧水区有耕地65.6万亩、基本农田55.4万亩,这是当地多年坚守的红线。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变条块分割、分散经营为集中规模化种植,溧水自2013年起先后对毛公铺村、双牌石村等多个行政村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整理项目,仅2013年就完成土地综合整治81525亩。

    据了解,当地通过实施土地平整基本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机械能下田,耕地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了10%以上,生产成本则降低了至少5%;与此同时,整治过后“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也使得乡镇一级环境大有改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梅雨季,雨水迅猛,溧水区几乎全部土地平整的项目地,却没有发生一起积水状况。

    和凤镇的路晓华是溧水第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华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其蔬菜种植面积从过去300来亩发展到现在2000多亩,也得益于土地平整项目。路晓华表示,从土地平整、道路修建、大棚搭设,都离不开土地平整项目的支持。目前,该合作社种植的蔬菜共有30多个大类70多个品种,年产3.2万吨,年销售额3200万元,供应着南京市及溧水区、高淳区市民的菜篮子,社员户均年收入7万多元。

    和凤镇土管所殷晓夏介绍,农业合作社目前已成为溧水农业的重要经营主体,农户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参与种植还能获得劳务收入,户均增收可达万元以上。

    在城镇化趋势下,农业用地趋于集中的同时,农民居住也在逐步向市镇和社区转移。近两年,溧水全区先后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项目40余个,开工面积600多万平方米。为了让老百姓住的安心,“好地段、优配套”成为不少安置房项目的标配。崇庆寺村拆迁户王福清对位于新城区的新家充满期待,“我家的房子马路对面就是溧水最好的实验小学,向西一公里左右区人民医院、体育公园坐拥前后”。

    溧水区区长谢元表示,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高效化是溧水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持续推进以高标准农田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年新增家庭农场30家、专业合作社60个,争创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新增高效农业2万亩、设施农业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

来源:人民网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