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讯 7月24日,陕西科技大学“蒲写幸福”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整装待发,前往渭南市蒲城县进行农村大龄男青年婚恋状况的调研。中午3时,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团队分组前往蒲城县民政局、统计局和计划生育局进行相关数据采集和实践调研。

政府门前合影
首先,调研团体来到蒲城县统计局,据政府工作人员介绍,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近年来蒲城县经济平稳上升,总体实力增强。但是区域经济差距依然存在,县城以南经济较为发达,已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园区,因此本地人员就业机会较多,人口流动性小。县城西部以及北部地区经济发展稍显落后,灌溉的困难也限制了经济作物的种植,因此产业发展无明显优势。在适婚人群的礼金方面,南北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有无住房已经成为影响适婚青年婚恋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改办交流
同时,政府工作人员也以一名母亲的身份表明,蒲城县的教育体制以及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大缺陷,导致优秀生源流失,本地生源较差。部分初中学生存在抽烟、打架、早恋,沉迷网络的不良现象,学校应试教育老套死板,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无疑是教育体制和学校管理的双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今后的思想发展和行为表现。

计生局采访问询
在计生局,我们了解到,本地区人口处于合理增长,男女比例为107.2:100,属正常区间范围。南部地区人口较为稠密,分布着党睦镇和荆姚镇两个人口大镇。自计划生育政策颁布以来,蒲城县计生局不仅对此政策贯彻落实,并且对农村地区的双女户、独女户有一定的奖励扶助政策。在对单独二胎政策全面落实的基础之上,计生局工作人员也表示经过调研,本地适合并支持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另外,本地人口流动多以青壮年为主,多流入东南沿海城市务工,尽管工资待遇较高,但是理财观念的缺失,个人储蓄较少,为今后的婚恋增加一定的难度。

校园门口合影
最后。调研团体来到了民政局,并与相关负责人沟通,民政局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农村的婚恋情况。农村地区青年登记结婚年龄尽管处于23-25的年龄区间,但跟城镇相比,仍趋于大龄化,且未婚男青年人数较多。近年来,蒲城县的离婚率呈上升趋势,且离婚主动方多为女性。究其原因,以经济基础薄弱、外来感情介入以及家庭矛盾等为主。

火车站合影
今天的政府走访工作为后续调研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本次实践的科学性提供了理论基础,调研环境的明晰决定了调研质量的提高和调研目标的达成。团队成员将继续全身心的投入到接下来的下乡调研中,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