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受冤枉 气候变化的真正元凶氟利昂
大约16年前,卢庆彬与 同事提出,宇宙射线产生的电子在臭氧层损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发现,吸附于冰层表面的氯氟烃及其他含卤素分子的分解式电子转移反应非常有效,从而提出 臭氧洞形成的新机制。此后,在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卢庆彬进一步提出,氯氟烃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在即将出版的新著《臭氧空洞和气候变化的新理论和预测》中,卢庆彬对宇宙射线驱动的电子诱导反应(CRE)机制导致臭氧洞的贡献率,以及氯氟烃变暖机制导致全球地表温度变化的贡献率进行了量化。
CRE理论预言,南极上空的臭氧损耗和导致的平流层变冷存在着一个11年的变化周期。过去数十年在南极上空收集到的数据证实了上述预测,大气中的氯氟烃与观测到的全球表面温度之间存在着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8。
尽管只使用了极少的甚至零参数,但卢庆彬的新模型与实际观察到的臭氧和全球表面温度数据间表现出高度一致,其准确性达到了90%。
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是科学界的主流认识,但卢庆彬认为,氯氟烃才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真正元凶。他建议在全球持续不断地淘汰所有卤代烃的使用,如氯氟碳化物、氢氯氟碳化物、氢氟碳化物等。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