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揭秘国产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AG600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水陆飞机国产 2015-07-18 10:08:17
大型灭火 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以下简称:AG600)是为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

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以下简称:AG600)是为满足我国森林灭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民用飞机,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AG600飞机是国务院立项批复的三个大型飞机项目之一,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承担研制,于2015年7月17日机身段完成对接,全面进入总装阶段。计划2015年底前完成AG600飞机总装,2016年上半年实现首飞。

从型号研制启动至今,相继完成了初步设计评审和详细设计评审,实现了气水动布局、起落架布局等关键技术和众多技术难点突破,2014年上半年进入工程制造阶段。目前,AG600中机身、机头、中后机身、后机身以及中央翼段大部件、发动机短舱及支架先后交付。

为了满足水陆两栖的特性,AG600机头上部是飞机座舱和通舱结构,底下是一个双曲面的流线型船体结构,既要保证水密性要求,又要实现机体的增压要求,机头部件还要满足功能使用要求,设计和工艺制造难度非常大。制造难度高于传统的运输类飞机。

除了机头制造难度“爆表”,中机身的制造难度也毫不逊色。作为AG600整机综合性、复杂性最强的大部件之一,中机身有起落架、机翼、断接和水箱等难度颇大的设计结构。比如飞机用于储水的8个水箱全部在中机身,这意味着这个部件内部需要有8个水箱门,如此大和多的开放空间,给飞机水密性要求出了不少难题,其制造工艺和难度至少要比常规工序多上一倍。因此,从铆接到防腐蚀材料的选用,每一个环节都要满足水密和防腐蚀要求,还要克服协调要求多、船体结构复杂、下侧空间狭小等许多不利因素,最终部件要达到气密、喷水及灌水水密三项试验均一次性100%合格才能过关。同时,整个船体唯一的断接也在中机身,因为水陆两栖飞机在起飞离水时,有了这种断接,水的粘合力才能够下降,从而保证飞机离开水面升空。

而AG600中后机身、后机身的技术难度也不容小觑。其具有机身段长度大、水动外形要求高、舱门大开口等几个特点,全长17.5米,几乎占到整个机体长度的一半;此外,其水动外形变化大,空间相对狭窄,装配协调关系复杂,对铆接工艺、相关组件协调提出了很高要求。AG600中后机身承制单位在研制过程中,相继攻克了大型机身蒙皮多层化铣,多交点舱门制造、安装和协调,部件密封检测,大部件对接协调等一系列科研、生产难关。

AG600中央翼段大部件由盒段、固定前缘、固定后缘、左右内襟翼组成,展长12米,弦长5.272米,弦最高0.9米。在盒段的左右共设置2个整体油箱,在前、后梁分别设有翼身对接接头和发送机安装接头。盒段中采用了整体加筋壁板、整体机加梁,整体壁板采用了成型难度较大的薄壁高筋结构,且采用了喷丸成形、喷丸强化工艺。中央翼与机身的连接方式为双插耳对三插耳,按照设计要求,在装配时,既要保证孔和螺栓的高精度配合,又要保证插耳间隙达到设计要求,同时,要兼顾机翼安装角和上反角符合大部件水平测量要求,各方面的关系错综复杂,工艺难度较大。

另外,AG600发动机短舱具有结构复杂、形变剧烈、成型困难等特点,且短舱中多数部位需要钛合金与铝合金双层铆接;发动机支架是AG600主承力部件之一,零件从原材料选用到焊接、热处理,都需要进行工艺创新。

AG600飞机的设计制造,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空白,为未来同类产品的研发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