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西安会莫迪"家乡外交"开创丝路外交新样本
■探讨互利共赢合作模式
■在更高水平上互补互助
■管控好分歧避免干扰
■鼓励两国各界加强交往
据新华社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14日在西安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习近平表示,欢迎莫迪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去年我访问印度期间,我们就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两国关系扎实稳步发展,双方保持高层接触和交往,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妥善处理好有关问题,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进行良好沟通。相信你这次访问将会推动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强调,莫迪总理曾提出要推动中印关系实现从“英寸”到“英里”的飞跃。当前,中印都面临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机遇,中印关系存在实现飞跃的巨大潜力和现实条件。双方应该顺应历史潮流和各自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需要,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
习近平为此提出4点建议:一要从战略高度和两国关系长远发展角度看待和处理中印关系,加强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携手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双方可以就“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合作倡议以及莫迪总理提出的“向东行动”政策加强沟通,找准利益契合点,实现对接,探讨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促进共同发展。二要更加紧密地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实现两大经济体在更高水平上的互补互助,继续成为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双引擎”,携手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贡献。要重点推动铁路、产业园区等领域合作,探讨在新型城镇化、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拓展合作。中方鼓励中国企业赴印投资,希望印方积极为此提供便利。三要共同努力增进两国互信,管控好分歧和问题,避免两国关系大局受到干扰。四要鼓励两国各界加强交往,增进了解,实施好中印文化交流计划和印度旅游年活动,继续加强智库、媒体、青年交流,扩大地方友好往来,推动构建两国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文合作大格局,使中印友好和合作成为两国社会共识。
莫迪表示,很高兴去年接待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特别是访问我的家乡古吉拉特邦,也很高兴此次访华如约来到同印度有着悠久历史联系的中国古城西安。印方视中国为伟大邻居,致力于增进两国互信,密切战略沟通,拓展各领域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妥善处理有关分歧。印中关系发展潜力巨大,我们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的历史水平。
习近平强调,中国和南亚关系密切,积极支持南亚各国保持友好关系,愿同包括印度在内南亚各国加强互利合作,促进本地区和平、稳定、繁荣。
印度总理莫迪、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都将访华首站定在西安,兑现“家乡之约”,开启“家乡外交”篇章。从2013年起,紧随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出访足迹,“一带一路”战略开始在世界范围叫响,与此相随,“家乡外交”也开始成为丝路外交中一个新样本。
莫迪、卡里莫夫首站到西安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首站去莫迪的故乡。当时,习近平向莫迪发出邀请:下次访问中国时到家乡去看看。时隔8个月后,莫迪访华首站西安,兑现“家乡之约”。
去年8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访问西安。这次来访缘起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乌进行国事访问时,卡里莫夫总统亲自陪同习主席参观,双方多次感慨彼此可遇而不可求的故乡之缘,因为卡里莫夫总统的家乡撒马尔罕是古丝路的枢纽城市;习主席的家乡陕西是古丝路起点。习近平此间推介过家乡陕西——“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的故乡。”一年后,当卡里莫夫访华时,也兑现“家乡之约”。
礼尚往来 看最特色的家乡
莫迪的“西安之行”,可以说在最短时间内,看完了西安最具特色的名片,如近距离看兵马俑、登西安古城墙;也看到两个家乡最相通的地方——佛教文化之地大雁塔、大兴善寺。
据陕西省外办相关人员介绍,卡里莫夫在西安待了7个小时,我省围绕习近平主席家乡这一主题,渭南花馍、富平阿宫腔、陕北腰鼓等元素,穿插在整个接待工作中;其次,通过仿古入城仪式、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兵阵和明代城墙等古迹,看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还突出地方特色,通过提线木偶表演、民歌和地方戏曲展示别具一格的陕西乡土文化。
“家乡外交”更容易取得良好成果
作为外交领域的“新名词”——“家乡外交”随新丝路拓展,逐步成为一种新的外交形式。就外交领域的新变化,华商报记者5月13日专访曾在外交部礼宾司工作20多年的前代司长鲁培新。
鲁培新说,“家乡外交”确实是个新名词,在丝绸之路国家外交中,随着习近平主席出访逐步被叫响。这个新词,现在也越来越被大家接受。回顾以往,我国领导人采取“家乡外交”的例子较少,2000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其家乡扬州会见了来华访问的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此前一年,江泽民也曾到访希拉克的故乡。
家乡外交从实质上讲,与“庭院外交”、“庄园外交”相似,都是首脑外交的一个重要平台。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就曾将访问家族农场作为待客的最高礼遇,中美两国元首曾在2013年安纳伯格庄园会晤,都取得很好的成果。“瀛台夜话”也是这种形式,可以让双方在轻松的气氛和场景中更好地了解。
与谈判桌上的外交相比,“家乡外交”显得更亲切、更亲密、更友好。非常有利于气氛营造,更能增进互信。这种非正式的接触,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外交成果。
鲁培新说,全面了解中国,要看清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从中国历史文化层面看,西安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前参与的多次外交接待,到西安包括在西安看哪些东西,很多都是国外元首自己提出的要求。另外,从丝路文化传播的角度,西安是古代起点,又是习主席家乡,主席推介家乡,更容易引发沿线国家元首的共鸣。
鲁培新说,“家乡外交”无论从礼仪还是行程安排的细节上,一定会既有特色又事无巨细。当然主席家乡陕西也会拿出最能代表家乡特色的东西。
有关本次接待礼仪,有媒体说,习主席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会见莫迪,在外交领域属于罕见。鲁培新分析,从以往外交经验看,有过先例,但的确少见。印象中,周恩来总理曾到重庆接待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来源:华商报记者 孙洪伟 刘苗)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