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成都众创空间挂牌
谢吉华“助阵”指导 探讨孵化器未来盈利模式
5月13日,“创业天府·菁蓉孵化训练营”暨成都市促进众创空间建设推进会在成都天府新谷-蓉创茶馆举行。会上,蓉创茶馆、十分咖啡、游戏工场等10个孵化载体顺利挂牌,成为成都首批“众创空间”。
成都科技局为成都首批众创空间授牌 科创通供图
会上,天府新谷董事长王明新作为众创空间代表发言,他认为众创空间让孵化事业从小众走向大众,“以前我们做孵化器这个行业,在一条线、一条领域,现在是全社会支持你来做,而且我们可以在全社会这个更加广泛的平台上,架起我们的资源,好戏就在这里”。谈及传统孵化器如何顺势而为,他分析说,“做得早、做得好的孵化器,如果不学习明天一样要OUT,所以要与时俱进,把存量变增量,用1+N的化学方式帮我们催生出我们的载体,具有自身特质的新的孵化能力”。
据了解,蓉创茶馆依托天府新谷资源优势,“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目标打造成为大学生创业者、草根创业者与投资人、投资机构直接洽谈互动的众创空间。
随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总裁谢吉华、创业家传媒副总裁刘沁松、盈创资本合伙人易宇“助阵”本期菁训营,分别从众创空间的内涵外延、运营与盈利模式、天使投资的募集与管理等方面,为现场众多孵化载体与孵化人带来一期“干货”十足的课程。
其中,谢吉华认为,众创空间与其说是孵化形态的延伸、变革,不如说是场思想的洗礼。“由政府主推的‘众创空间’,短时间内就获得社会极大关注与响应,让举国上下对创新创业提高了认识、加深了理解”,他认为无论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是众创空间,不仅是鼓励有梦想、有能力的人去选择创新创业,更鼓励全社会去理解、去支持、宽容失败,不以结果“论英雄”。
他提出中国进入了“后土地红利时代”,孵化器纯粹依靠土地红利获得盈利的时代已经结束。如何在这个大时代顺势而为,必须关注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我们的机会在哪?未来可以做什么?如果把空间、资本和服务结合起来的话,我认为可能是交易”。他从技术转移、交易的角度分享了目前东部中心正在做的事,阐述了他的思考,“孵化器是技术转移非常重要的渠道和载体。但技术转移不是简单的技术买卖,我们要用现代的方式诠释它,让它有新的增值空间。未来(东部中心)需要把资本、技术、市场的再组合,形成新的交易”。
谢吉华还特别提到了成都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与特质,“成都具有创业的特质,非常在意生活,还有全国唯一的‘创业市长’,并在短时间内就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创新创业的政策,特别羡慕”。 (郝力敏)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