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郭元鹏:“死亡存折”里的钱款银行干啥用了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郭元钱款存折 2015-04-03 10:12:16
 家人离世后,其存折因意外被冻结,虽然只剩80多元,但要取出来需要经过公证等手续,光费用就要200多元。福州肖女士的遭遇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市民在亲属离世几年后,才偶然
 家人离世后,其存折因意外被冻结,虽然只剩80多元,但要取出来需要经过公证等手续,光费用就要200多元。福州肖女士的遭遇引起强烈反响,很多市民接受采访时表示遇到过这种情况。有的市民在亲属离世几年后,才偶然发现其名下还有数万存款……“死亡存折”带来的问题不少,市民提议银行应加强与离世户主家人的信息交流,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4月1日《东南网》)

  “死亡存折”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死亡存折”其实有好多种情况。一者,是家人突然去世,而死亡者来不及将存款情况告诉家人;二者,一些市民有喜欢留私房钱的习惯,其死亡后也不好查找;三者,即使是一些活着的人,由于存折很多,也会有所遗漏。

  “死亡存折”存在的情况是复杂的。对于银行来说,或许会以工作忙碌无暇顾及的理由搪塞。但是,这样的理由并不光明正大。“死亡存折”里的钱是市民的,而不是银行的。如果这笔钱没有被提取,这无形当中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市民的财富成了谁的财富?

  我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这些“死亡存折”里的钱款都去哪儿了?现实生活中,总是会出现“死亡存折”的。有的时候,当家人去世了N年之后,家人发现了,就会去较真的支取。问题是,必然也会有不少数量的“死亡存折”家人是无法发现。对于这种情况,银行是如何处理的?比如说,死期存款到期之后怎么办?比如说已经逾期10多年了,甚至是20多年了,依然没有人支取怎么办?这笔资金是成了银行的不义之财,还是能转化为公益资金造福社会?

  出现了“死亡存折”的确是市民自身的过错,是他们不够谨慎。问题是,有“死亡存折”,也有“死亡放贷”吗?大家都知道,如果是你和你的家人有一笔贷款没有偿还,银行会积极索要,甚至在还款期限一个月前,就会有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提醒。而对于借贷人死亡的情况,他们也会依据签订的合同申请法院执行。那么,既然对于放出去的资金如此积极,对于市民存在银行没有取走的钱款,是不是也该积极的兑付?无论如何,这笔钱不应该成为银行的财富。

  收缴放贷资金的时候一往无前,兑付市民存款的时候为何缺位了?出现“死亡存折”是不公平的,银行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做些事情。笔者以为,这需要建立一个相关部门的互动机制。让银行系统、民政系统、公安系统的电子信息进行联网,让死亡信息共享。在发现有人死亡之后,银行应该在第一时间梳理死亡人员的存款,超过半年依然没有支取的,就应该主动与死亡人员的家人取得联系,或者发布取款提醒。

  可以说,因为80元的“死亡存折”而较真的市民并不多。我想知道的是,对于那些“死亡存折”里的资金,银行都是怎么支配的?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