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郭文婧:别让“拆错了”成为强拆逃责的借口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借口郭文婧 2015-03-31 12:05:59
 3月29日凌晨,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三路罗家墩社区,多户居民共计近千平方米房子遭遇强拆,两户在家睡觉的居民拆除前被赶出家门。古田街道办相关负责人称系拆迁公司误拆。(《楚天都市报》3月30日)   真的
 3月29日凌晨,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三路罗家墩社区,多户居民共计近千平方米房子遭遇强拆,两户在家睡觉的居民拆除前被赶出家门。古田街道办相关负责人称系拆迁公司误拆。(《楚天都市报》3月30日)

  真的“拆错了”,还是以“拆错了”为借口行强拆之实,其实不难判断。第一,拆迁房屋是重大事项,拆迁之前一定要核实相关手续,还有居民在房屋里睡觉,将其赶出家门拆迁,恐怕不是一句“拆错了”就可以蒙混过关的。第二,要看所拆掉的房屋是否本就在拆迁计划之内,如果确实就根本不在拆迁计划之内,“拆错了”也许有可能,但如果本就在拆迁计划之内,那究竟该拿什么来证明是“拆错了”呢?

  武汉被“拆错了”的这块地,市政府已经下达了征收公告,拆迁后将用于修建一座公交首末站,只是还没有与所有住户签署补偿协议。也真是“巧合”,被“拆错了”的正是那些还未签协议的“钉子户”,街道办已委托了独家拆迁公司,却表示“不知道拆迁是谁所为”。

  基层之所以热衷“拆错了”式的强拆,可谓一箭三雕:一是上级的压力,或者腐败的勾结,迫使基层官员不得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拆迁任务;二是“拆错了”是一个万能逃责借口,往往最多是道个歉,给予所谓“合理补偿”了事,也可以把责任完全推给拆迁公司;三是杀鸡吓猴,没达成协议也拆了,看你“钉子户”怎么办。

  《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否是“拆错了”,显然不应该让运动员给自己当裁判,该由法院来判决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

  “拆错了”是否会成为强拆逃责的借口,在某种程度上,正体现着这个地方的法治水准和政府文明治理的水准。官员、拆迁者、执法者都应该明白,今天是似乎与你无关的人的房子被“拆错了”,说不定哪一天就轮到你的房子被“拆错了”。法治不彰,即使不是房子被“拆错了”,也有可能是其他方面被“弄错了”,大多数冤假错案不就是这样发生的吗?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