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山寨产品盘踞农村市场 消费者辨识难执法查处难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山寨消费者农村 2015-03-16 10:44:01
(一)山寨产品“盘踞”县城和农村市场 消费者购物像玩“找茬儿”游戏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不少人可能都玩过“找茬儿”这个游戏,在两幅相似的画面中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看谁的眼力好,能够发现
(一)山寨产品“盘踞”县城和农村市场 消费者购物像玩“找茬儿”游戏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不少人可能都玩过“找茬儿”这个游戏,在两幅相似的画面中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看谁的眼力好,能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当然这只是一个游戏,可我们的消费者在购物时,有时也不得不玩起“找茬儿”的游戏。因为你一不留神,以为买到的是名牌,但实际上很可能是山寨货。

    在咸阳乾县县城的一家购物超市,记者看到在收银通道不远的一处货架旁,摆放着几十盒杏仁露,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这是不是一个露露?

    乾县某超市 导购:是一个露露,这十罐的,这是六罐的。

    记者:都是露露?

    乾县某超市 导购:都是露露就是装的罐数不一样。

    真的像这位导购说的,这里的杏仁露是同一种商品吗?记者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还是发现了不一样。从外包装上看,盒子的形状、尺寸、颜色区别不大。但仔细分辨,您会发现这两种杏仁露,一种是河北承德的著名商品“露露”,而另外一种却是注册商标为怀神的杏仁露,生产厂家在河南焦作。看到记者发现端倪,这位导购赶忙改口。

    记者:这个形象代言人是谁?

    乾县某超市 导购:那不是一个,这是许晴这是魏啥。那大概一看大致包装都一样。

    乾县消费者 胡先生:猛一看分不清。

    记者:那你是要仔细辨认才能分清?

    乾县消费者 胡先生:嗯,对。

    记者打开河南产的这盒杏仁露,里面除了有6罐杏仁露外,还有一块正方形的塑料泡沫,相当于4罐杏仁露的体积。记者算了一笔账,河北承德露露在这家超市的售价为一盒31块5,每盒10罐,每罐的价格为3块1毛5。而河南产的这种杏仁露为每盒19块5,每盒6罐,每罐的价格为3块2毛5,每罐的价格竟然比河北承德露露还贵1毛钱。无独有偶,在乾县县城的一家商店门口,还摆放着一款名为特优浓的乳饮料。

    记者:特优浓?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嗯。

    记者:这咋跟特仑苏像的很,这一盒多钱?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四十。

    记者:这装几包?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在那看那上面写着呢。

    记者:这咋跟特仑苏像的很?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嗯。

    随后,记者又在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的一家小超市,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记者:这咋跟特仑苏像的很?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嗯。

    记者:特优浓,这是二十几?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二十四。

    记者:这能喝不么?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能喝么,肯定能喝。

    记者:这有人买没。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有呢么,没人买看你说的话,拿了多少都卖没有了,因为这喝起来稍微没有那个特仑苏浓,我也喝了,质量没问题。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了一款名为小旺子的果味饮料。产品外包装上卡通娃娃的发型、眼睛、还有嘴巴像极了小旺仔。

    记者:老板这个多钱?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二十块钱。这是盗版么,盗版么,给你说的盗版是不是,正儿八经的旺仔牛奶在门口五十五。

    记者将这些情况反映给了乾县工商局,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对县城的购物超市和商店进行了调查。调查中,购物超市的负责人只能向执法人员提供出一份登记并不清楚的进货台账,而另外一家商店的老板更是说不清她的进货渠道。

    记者:这是谁给你送来的?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那人咱不认识,那就是送货的。

    执法人员:那每一回送来的食品你有发票吗?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没有。

    执法人员:要票不?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不要,这都没有票。

    执法人员:都没有票,那你食品不建台账。

    (老板摇头)

    记者分别拨打了特优浓、小旺子和河南杏仁露厂家的电话。只有河南的这家杏仁露厂能联系上。

    河南某杏仁露生产厂家 工作人员:那个是冬天生产,现在不生产。

    记者:这个产品是不是有点像露露?

    河南某杏仁露生产厂家 工作人员:哦,差不多(一)山寨产品“盘踞”县城和农村市场 消费者购物像玩“找茬儿”游戏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不少人可能都玩过“找茬儿”这个游戏,在两幅相似的画面中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看谁的眼力好,能够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当然这只是一个游戏,可我们的消费者在购物时,有时也不得不玩起“找茬儿”的游戏。因为你一不留神,以为买到的是名牌,但实际上很可能是山寨货。

    在咸阳乾县县城的一家购物超市,记者看到在收银通道不远的一处货架旁,摆放着几十盒杏仁露,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这是不是一个露露?

    乾县某超市 导购:是一个露露,这十罐的,这是六罐的。

    记者:都是露露?

    乾县某超市 导购:都是露露就是装的罐数不一样。

    真的像这位导购说的,这里的杏仁露是同一种商品吗?记者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还是发现了不一样。从外包装上看,盒子的形状、尺寸、颜色区别不大。但仔细分辨,您会发现这两种杏仁露,一种是河北承德的著名商品“露露”,而另外一种却是注册商标为怀神的杏仁露,生产厂家在河南焦作。看到记者发现端倪,这位导购赶忙改口。

    记者:这个形象代言人是谁?

    乾县某超市 导购:那不是一个,这是许晴这是魏啥。那大概一看大致包装都一样。

    乾县消费者 胡先生:猛一看分不清。

    记者:那你是要仔细辨认才能分清?

    乾县消费者 胡先生:嗯,对。

    记者打开河南产的这盒杏仁露,里面除了有6罐杏仁露外,还有一块正方形的塑料泡沫,相当于4罐杏仁露的体积。记者算了一笔账,河北承德露露在这家超市的售价为一盒31块5,每盒10罐,每罐的价格为3块1毛5。而河南产的这种杏仁露为每盒19块5,每盒6罐,每罐的价格为3块2毛5,每罐的价格竟然比河北承德露露还贵1毛钱。无独有偶,在乾县县城的一家商店门口,还摆放着一款名为特优浓的乳饮料。

    记者:特优浓?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嗯。

    记者:这咋跟特仑苏像的很,这一盒多钱?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四十。

    记者:这装几包?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在那看那上面写着呢。

    记者:这咋跟特仑苏像的很?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嗯。

    随后,记者又在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的一家小超市,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记者:这咋跟特仑苏像的很?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嗯。

    记者:特优浓,这是二十几?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二十四。

    记者:这能喝不么?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能喝么,肯定能喝。

    记者:这有人买没。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有呢么,没人买看你说的话,拿了多少都卖没有了,因为这喝起来稍微没有那个特仑苏浓,我也喝了,质量没问题。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了一款名为小旺子的果味饮料。产品外包装上卡通娃娃的发型、眼睛、还有嘴巴像极了小旺仔。

    记者:老板这个多钱?

    乾县阳峪镇冯市街道 某超市老板:二十块钱。这是盗版么,盗版么,给你说的盗版是不是,正儿八经的旺仔牛奶在门口五十五。

    记者将这些情况反映给了乾县工商局,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对县城的购物超市和商店进行了调查。调查中,购物超市的负责人只能向执法人员提供出一份登记并不清楚的进货台账,而另外一家商店的老板更是说不清她的进货渠道。

    记者:这是谁给你送来的?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那人咱不认识,那就是送货的。

    执法人员:那每一回送来的食品你有发票吗?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没有。

    执法人员:要票不?

    乾县县城某商店 老板:不要,这都没有票。

    执法人员:都没有票,那你食品不建台账。

    (老板摇头)

    记者分别拨打了特优浓、小旺子和河南杏仁露厂家的电话。只有河南的这家杏仁露厂能联系上。

    河南某杏仁露生产厂家 工作人员:那个是冬天生产,现在不生产。

    记者:这个产品是不是有点像露露?

    河南某杏仁露生产厂家 工作人员:哦,差不多吧。

    经过几天的调查,乾县这家购物超市的负责人向乾县工商局提供了河南杏仁露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执法人员表示,虽然生产厂家能拿出证照,但在乾县境内销售这样的产品,仍涉嫌违反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目前,工商执法人员已经对这些来源不明的产品进行了暂扣。

    乾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赵鹏: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对傍名牌的产品我们下一步按照我们的相关规定进行严厉打击和查处。[page]
 (二)消费者辨识难执法查处难 “傍名牌”案证据链是调查关键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擅自使用与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对此国家工商总局也出台了《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对《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补充。这两部法律法规,是工商执法人员打击傍名牌、山寨产品的重要依据,有效保护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过实际上不管是消费者辨识还是工商执法人员打击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记者在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看到,一些经营者在自己的店里除了摆放知名厂家生产的商品外,还摆放着一些和知名商品相似的货物。有的属于外包装相似、有的属于商品名称和字形相似、还有的采用名称谐音的方式。

    记者:这个是不是奥利奥?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那你看么你认识字么。

    记者:奥利粤。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这不是一个东西么,两个名字都不一样,你要读成奥利奥。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那个是可比克,它这个是可比可知道不,不一样。这是可比可,不是可比克。可比克是名牌,我这是可比可。

    记者:这红牛咋卖?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不是红牛,那是傣牛。

    记者:这个是啥,这个是康师傅的饮料。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这不是康师傅,这是供给火锅店或者农村市场的。

    记者:就是跟名牌有点像?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嗯,类似的么,这是杂牌子的,现在超市有的也卖这个,就是不注意他们也卖三块。

    记者:这是上好佳是不是?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不是,那是五毛钱的东西。

    记者:这咋写的也是上好嘉呢?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那个“嘉”跟“佳”就不一样。

    记者:这是QQ糖?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UU糖。

    走访中,记者发现了一种名叫“米志头满嘴香米通”的产品,这袋米制品的外包装显示生产厂家在西安户县。

    记者:这是那个米老头不?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不是。

    记者:就是有点像是不?

    西安国亨食品批发市场某店铺 老板:这是米志头不是米老头。

    经过查询,记者发现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集团有一款产品,名叫“米老头满嘴香米通”。而且这两款商品外包装的颜色、布局、都很相似。记者拨通了“米志头满嘴香米通”上所留的电话。

    记者:咱那儿现在生产的都有啥呢?

    西安户县某食品厂 工作人员:就是像米老头那样的麻糖么。

    记者:就是像米老头那个产品?

    西安户县某食品厂 工作人员:嗯,一样的。

    记者:是米志头?

    西安户县某食品厂 工作人员:嗯,那个就像那款,特别像,那款是最像的一个。

    记者:就是你猛一看就发现不了有什么区别?

    西安户县某食品厂 工作人员:嗯,但是你如果往在左上角看就能看见那个商标在上边标着呢是米乐。

    记者跟随户县工商局余下工商所的工作人员找到了生产“米志头满嘴香米通”的这家食品厂。

    西安户县某食品厂 负责人:你说相似这话我没办法回答你,我感觉这两个袋子也相似,这话没办法给你回答。

    记者:当时咱这个米志头这个包装是咱自己设计的还是仿照这个米老头?

    西安户县某食品厂 负责人:我是叫人设计的,设计包装袋的人设计的。

    随后,记者在市场上购买了一袋四川米老头厂家生产的“米老头满嘴香米通”,包装袋的后面写着: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集团为“米老头”商标品牌之合法持有人,任何未经其书面授权而使用、仿冒、影射“米老头”商标的行为视为侵权行为。

    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 工作人员:我们基本上所有包装都申请专利了。

    记者:咱所有包装都申请专利了?

    四川米老头食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 工作人员:嗯,对。对包括有些特定的宣传语我们都申请了相应的版权和商标保护。

    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对“米老头”品牌专利保护的情况进行了查询,其中米老头企业的39项专利和外观设计都进行了注册。然而,记者并没有发现目前市场上流通的这款红色包装“米老头满嘴香米通”,与之最为相近的是一款名为“米老头农夫小舍米通”的产品。通过查询国家工商总局网站记者得知,米老头在2012年已经被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米老头官网显示,米老头属于“四川省著名商标”和“四川名牌”。随后,户县工商局向记者提供了西安户县这家食品厂的工商营业执照和工业产品许可证,这两份证照的颁发都是在2012年。而西安户县这家食品厂已经于2013年10月30号将自己的商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了申报,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受理了该企业的申请。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禁止仿冒知名产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第六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监督检查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对知名商品和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一并予以认定。户县工商局副局长崔军告诉记者,对于西安户县这家食品厂有没有侵权行为,户县工商局在认定中存在争议。

    户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崔军:现在无法认定。

    记者:无法认定是因为哪几点觉得不太清楚?    

    户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崔军:因为我第一次接触这个事情我要谨慎,不能说我无法认定,谨慎起见,我应该请示我的上级行政机关。

    在此过程中,记者多次联系了四川米老头企业,对于是否要配合工商部门调查此事,米老头总裁办的工作人员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户县工商局和上级多次请示后,已经对此事展开了调查。

    户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崔军”现在我们已经立案了,市局支持我们立案##对他没有办法提供这个商标的来源,就是袋子的印制是怎么回事,这是第一点我们必须搞清楚。第二个的话我们这个包装装潢有个使用在先原则,就是这个到底是米志头早还是米老头早,虽然咱们从这个主观上分析肯定是米老头早,但是必须要辅以证据说明,所以我们要跟四川德阳这个米老头厂家进行联系,让他提供一些对案件有说明作用的一些资料,必须要以事实为准绳,以法律为依据,现在所有的证据都不够充足,只是咱们直观上的分析。市局认定以后说这个可以认定为,涉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的包装装潢。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