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范子军:“注水问责”比“注水产值”更可怕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产值 2015-02-15 10:27:12
  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停产的、未投产的、被兼并的,甚至连地址都找不到的企业,还在上报“产值”;一些部门分解任务,伪造资料,“指导”企业上报虚假数据……(2月

  5.8亿元的产值上报为44亿元,1.1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上报为7.8亿元;停产的、未投产的、被兼并的,甚至连地址都找不到的企业,还在上报“产值”;一些部门分解任务,伪造资料,“指导”企业上报虚假数据……(2月14日新华网)

  真让人不能不叹服,人有多大胆数字有多大产。出现如此奇葩的现象,这哪里是产值“注水”,简直是完全拿“水”充产值。

  更不可理喻的是,最终给出的问责清单显示,衡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被诫勉谈话,天心区政府有关负责人行政记过处分,而衡山县统计局和经信局有关人员被撤职,天心区城南路街道办事处统计站主要负责人也被行政撤职。

  数字造假统计部门当然难辞其咎,但大家都心知肚明,数字造假多是长官意志,很大程度上统计部门只是无可奈何的被动而为,到头来政府主要领导只是诫勉谈话,统计部门负责人却被撤职,这样的问责处理显然是非不分、本末倒置。

  想必不少人都想追问,5 .8亿虚报为44亿,1 .1亿虚报为7 .8亿,如此严重的“水政绩”尚且只是诫勉谈话、行政记过,照此思路和逻辑,政绩与水分相当的岂不是无须问责,而那些只是在政绩里注入一部分“水”者是不是还应该给予奖励?

  “别的县虚报,自己县如果实报,数字就会很难看,上级会责怪,干部群众会议论,还要失去评优、评先资格”,这话道出了数字造假风气的危害之大。严厉问责听命行事的统计部门和被造假企业,政府主要领导只象征性处分,这与鼓励造假何异?

  统计造假屡禁不绝,各地都程度不等地存在,媒体的个案情节清楚地表明,一个相当关键的原因,就是违规成本、风险太小,监督、问责“注水”,放任和助长了造假行为,致使政绩“水分”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某种意义上说,“注水监管”、“注水问责”比“注水产值”更可怕,后果更严重。没有严厉的责任追究,不让每个环节的造假者都吃不了兜着走,依靠“水政绩”上位者不丢官掉职,政绩造假现象非但难根绝,还可能催生跟风效仿的假政绩竞赛。 范子军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