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光子轨道角动量的量子存储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角动量光子量子 2015-02-15 09:37:23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光子轨道角动量纠缠的量子存储,进一步证明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我首次实现光子轨道角动量纠缠量子存储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 通讯员杨保国)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光子轨道角动量纠缠的量子存储,进一步证明了基于高维量子中继器实现远距离大信息量量子信息传输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史保森小组在高维量子中继研究方向取得的重要进展。

    光子的轨道角动量产生于电磁波螺旋前进的波前,可以构成一个无限维的编码空间。将光子编码在轨道角动量空间,可以大幅度增加光子的信息携带量。此外,利用光子的高维编码态还可以提高量子密钥传输的安全性,实现二维编码态无法完成的量子信息协议,并进行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研究。而要实现大信息量、长距离的量子信息传输,必须借助量子中继器,而量子存储单元是构成量子中继器的核心,因此必须首先实现高维量子纠缠的存储。

    史保森教授和博士生丁冬生等继2013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携带轨道角动量的单光子存储后,最近他们又在该研究方向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光子轨道角动量纠缠在两个存储单元之间的存储。他们利用两个磁光阱制备了两个冷原子团,在其中一个冷原子团制备了单光子与原子系综之间的纠缠,然后将该光子存储在另一个冷原子团中,从而实现了轨道角动量纠缠在两个原子系综之间的存储。

    为了检验纠缠特性,他们利用量子层析技术重构了存储纠缠态的密度矩阵。通过对比存储前后双光子干涉可视度和计算存储保真度等,来检验存储过程对纠缠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轨道角动量纠缠可以被高保真地存储。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