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雾霾天过后易发病 年龄越小对空气污染越敏感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空气污染过后年龄 2015-01-20 10:12:06
前几天,雾霾天气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天气预报,雾霾天气有可能再次来袭。   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性?2014年11月6日至2014年12月5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三个幼儿园,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记
前几天,雾霾天气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天气预报,雾霾天气有可能再次来袭。

  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究竟有什么样的关联性?2014年11月6日至2014年12月5日,华商报记者联系到三个幼儿园,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记录。

  经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雾霾天气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关联性,雾霾过后几天更易发病,而年龄越小对空气污染越敏感。本期华商报“好奇心”就结合这些数据,请专家来分析其中规律,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雾霾,减轻雾霾对我们的危害。

 

  本期顾问: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顺熙,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春风、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永庆

  样本采集:

  三宝双喜幼教集团世纪摇篮幼儿园、智慧城幼儿园、花溪湾幼儿园

  统计时间:

  2014年11月6日至2014年12月5日

  统计分析

  3个幼儿园记录一个月汇总整理66张表格

  选择样本:本次调查统计共选择了三个幼儿园,335人。智慧城园区:大、中、小各一个班,样本班人数共105人;花溪湾园区:大、中、小各一个班,样本班人数共91人;世纪摇篮园区:大、中、小、托各一个班,样本班人数共139人。

  实验方法:所记录的实时空气质量数据来自“全国空气质量指数”APP发布的信息,其数据来自国家环保部和各省环保局的权威发布,每小时发布一次的实时监测数据有:实时指数(即实时AQI)、PM2.5、PM10、O 、CO七个。另外,该APP每天都会发布前一天的全天平均指数(AQI)。统计分析中考虑到雾霾影响的持、SO、NO续性特点,统计采用了全天平均指数。

  统计前,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春风设计了调查统计表。她建议,调查表应着重统计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在园小朋友出现不适的情况,另一部分是请病假小朋友的诊断结果或显著症状。统计表制成后,华商报记者与各个幼儿园相关老师进行了沟通确认。

  经过一个月统计,每个幼儿园分别交了22张表格(每周六、周日幼儿园正常休假),每天统计各幼儿园样本班有多少不适症状(如咳嗽、流鼻涕、嗓子疼)及请病假小朋友(肺炎、感冒、呼吸道感染等)。记者整理66张表格,做成制图。[page]
统计结果

  年龄越小对空气污染越敏感

  三位专家认为,2014年11月的空气质量比较差,但从具体数据来看,污染程度不算太大,所以并不是特别典型。但从记录和统计结果来看,可以总结出3点规律:

  1.雾霾天气和人体健康有一定关联性,但并不是特别直接。雾霾过后几天,发病率和不适人数会更多。

  2.年龄越小的孩子,对空气污染越敏感,有托班样本的幼儿园出现不适和请假的情况,和雾霾关联性似乎更为紧密,曲线变化更大。没有托班的其他两个幼儿园,出现不适和请病假的孩子人数相对比较平稳。

  3.雾霾天气对于人体健康的短期影响,在呼吸系统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由于样本和时间的局限性,对人体其他系统影响不容易看出来。

  张永庆表示,从统计表格来看,统计时间的前段关联性更突出。在雾霾出现后的一段时间,出现不适和请病假的孩子较为集中。但后来空气质量再次变坏时,出现不适和请病假的小朋友没有再像第一次那么明显。这一点可能是由于小朋友更多处于室内环境,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对孩子们的影响要更大。此外,所采用的对比数据是全天平均AQI。其实,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当天的首要污染物,比如PM2.5等。但每天的首要污染物不一定是同一种,各个幼儿园所处的位置不同,首要污染物也不同,统计中很难做到周全。但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一定滞后性、年龄越小对空气质量的变化越敏感、雾霾天气对呼吸系统短期影响更显著,这些规律都是可以肯定的。

  >>多知道点

  各种污染物对人体有啥影响?

  邓顺熙介绍,环保部门每天监测的几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都会产生影响。

  PM2.5被称为细颗粒物,它包括悬浮在空气中的有机和无机物的固体和液体复杂混合物,比PM10更易吸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

  由于体积更小,具有更强穿透力,可能抵达细支气管壁,并干扰肺内的气体交换。更小的微粒会通过肺部传递影响其他器官。

  PM2.5会导致动脉斑块沉积,引发血管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心脏病或其他心血管问题。

  PM10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的来源是建筑活动和从地表扬起的尘土。较大颗粒物会被过滤,无法通过鼻子和咽喉。然而,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即可吸入颗粒物,可以穿透这些屏障达到支气管和肺泡。长期暴露于这些颗粒物可能导致罹患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臭氧(O)是由诸如车辆和工业释放出的氧化氮等污染物以及由机动车、溶剂和工业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阳光反应而形成。阳光灿烂时,臭氧污染最为严重。[page]
空气中过多的臭氧可导致人体出现呼吸问题,引发哮喘、降低肺功能,并引起肺部疾病。

  二氧化硫(SO)是一种无色气体,带有刺鼻气味。人为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是为家庭取暖、发电和机动车而燃烧含有硫磺的矿物燃料等。二氧化硫可影响呼吸系统和肺功能,并刺激眼睛。呼吸道的炎症导致咳嗽、加重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在空气中,二氧化硫水平较高的日子里,因心脏病就诊的人增多,死亡率增长。

  二氧化氮(NO)的主要来源是供热、发电以及机动车和船舶的发动机等燃烧过程产生的一种气体。有研究表明,哮喘儿童发生支气管炎症状的增多与长期接触二氧化氮有关。

  短期浓度超过200微克/立方米时,它会引起呼吸道严重发炎。

  一氧化碳(CO)的人为主要来源是汽车、火车等内燃机排出的尾气,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水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以及自然和人为的火灾(如森林大火,焚烧秸秆)。吸入对人体有十分大的伤害。暴露在一氧化碳中可能严重损害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并产生后遗症。吸入过多一氧化碳可能会导致人昏迷和死亡。

  最常见的一氧化碳中毒症状是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疲劳和虚弱的感觉,包括视网膜出血。

  >>生活提醒

  雾霾天如何自我保护?

  怎样对付雾霾、自我保护?有网友总结“防霾12招”,这些“招数”得到了一些呼吸科专家的肯定。

  1.戴帽子:头发吸附污染物的能力众所周知,出门前戴顶帽子,能够有效预防雾霾的危害。

  2.戴口罩:口罩无法完全阻挡有害颗粒物的吸入,但为呼吸道设置一道屏障,有总比没有强。

  3.穿长衣:穿得太零碎增大了和有害空气的接触面积,穿长衣既保暖又健康。

  4.户外“短平快”:短暂停留、平和呼吸、小步快走。

  5.进屋就洗脸洗手。

  6.用鼻子呼吸:鼻腔里有鼻毛和黏液,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而如果用嘴巴呼吸,就直达扁桃体了。

  7.擤鼻子:一定要用擤的,千万不要用手挖,那会损伤鼻腔,相当于自毁长城。

  8.巧开窗:正午时候将窗户稍微开条缝,没有办法的办法。

  9.早睡觉:睡眠可以减慢呼吸,减少有害颗粒物的吸入量。

  10.多喝水:每天都要多喝水,加快人体内水分的更新,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11.少抽烟:空气质量已经够差了,大烟枪们少添乱,为别人也为自己好。

  12.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吃大豆、芹菜、苹果等粗纤维食物,可以润肠通便,帮助身体排毒。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采写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