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顿大鱼大肉能使血液变白? 到底乳白色的血液是真还是假?
流言:
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台州的安先生肚子痛到医院求助,结果显示体内血脂很高,从身体里抽出来的血,已经看不到红色,几乎呈纯奶白色。安先生自从工作后,几乎没在家吃过一顿饭,一直都是和朋友在外面吃,大鱼大肉不断,导致体内的脂肪、蛋白质含量直线上升。医生说,若晚几天发现,或危及生命。
真相:
乳白色的血液不但存在,而且还有一个学名,叫做“乳糜血”。 出现乳糜血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生理性成因,一种是病理性成因。
血液是红色的,就像每天太阳东升西落一样,被人们认为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浙江男子因顿顿大鱼大肉引发高血脂,血液都变成了乳白色。在一些网上流传的图片中,被装在试管中的血液都呈现出了奇异的乳白色。这些乳白色的血液,就像一层厚厚的脂肪,看着着实吓人。有些人认为,这是如今人们饮食结构偏于多油、多脂肪的恶果。不过也有些人认为,这根本就不是真的,是PS出来唬人的。到底乳白色的血液是真还是假?
北京安贞医院一位曾经从事血液检验的检验人员的回答,令记者十分吃惊,因为她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了。“这种乳白色的血液,我们平时太常见了。”
据了解,这种乳白色的血液不但存在,而且还有一个学名,叫做“乳糜血”。出现乳糜血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生理性成因,一种是病理性成因。
大部分的乳糜血都属于生理性的原因,一般来说,并不会对健康造成多大危害。因为出现乳糜血,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位检验人员告诉记者,比如你吃得特别丰盛,摄入了大量的高油、高脂肪食物,这些脂肪经过小肠消化吸收后,会变成细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餐后两小时,血液中的脂肪微粒含量将达到峰值。这时,不管你是高矮胖瘦,如果抽血的话,都有可能出现乳糜血的情况。
当然,这里要澄清的一个事实是,绝大部分的乳糜血都不是直接抽出来就是乳白色的。除非特别罕见的基因病,大部分人甚至包括重度肥胖的人,他们从血管中抽出的血,都是红色的。但是在血液检测中,需要将血液经过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处理。处理后的血液就会分层,上层是比较清澈的血清,而下层沉淀的就是使血液带有颜色的血红细胞。
如果此时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较高,血液中重量较轻的脂肪微粒就会混在上层的血清中,使血液看起来变成了乳白色。其实,这只不过是血液成分分层的结果,离心后的血液就像红白两色的鸡尾酒一样,摇晃均匀了还是一杯红色的液体。
当然,出现乳糜血的原因有很多,一些手术后不能进食的患者,需要鼻饲脂肪乳补充身体能量,这样的患者也很可能出现乳糜血。所以,出现乳糜血并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预兆。
“而且单从一个乳糜血就判定这个人是不是健康,是不是体内脂肪过多,这是不科学的。”这位检验人员说,单一检测结果是不能反映身体整体状况的,因为哪怕一次过度的饮食都可能造成乳糜血。所以与其担忧乳糜血,不如平时注意饮食健康,少摄入一些高油高脂的食物,并加强锻炼,帮助身体内的脂肪尽快地代谢出去。毕竟血液中长期存在过多的脂肪还是会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和上述这些生理性的成因比起来,还有一类病理性的乳糜血更为罕见,也更为令人头痛。2010年,中国首次发现了一名“白血婴儿”。他的血抽出来时,就比正常血液颜色浅,静置一两分钟后血液更是逐渐变成乳白色牛奶状的液体。
这种疾病极为罕见,属于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后来经过基因检测发现,这个小婴儿的患病原因是其父亲和母亲都为疾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而这种基因突变会导致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呈隐性遗传,是一种罕见的脂蛋白代谢异常遗传病,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基本上25%的患者在婴儿时期就会发病。患者在生化指标上具有乳糜血,甘油三脂水平高的特性。
由此看来,乳白色的血液,有时候不能太当回事,有时候也不能太不当回事。 (《科技生活》周刊供稿)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