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童:“李鬼电梯”背后可有“利益黑链”
检索相关的信息资讯,谋财害命的“李鬼电梯”,早已不是今日始现的“市场毒瘤”和“定时炸弹”。就其造假形式来说,除了冒用正规的知名品牌,还有更为不堪的“以旧翻新”。2011年11月,杭州市萧山区一电梯维修工在维修一台电梯时发生意外死亡,事故调查发现,这部电梯是用报废电梯的部件违法拼装的。随后,更为惊人的事件真相浮出水面:萧山区有一条报废电梯回收、翻新、贩卖的“利益黑链”。
回头再看荆州警方破获的这起制售伪劣“品牌电梯”大案,其中同样提及,尽管电梯制假较为容易,但安装使用电梯受到严格监管,需向质监部门提供合格证、委托安装合同书等一系列材料。为牟取暴利,犯罪分子不惜采用购买正规厂家合格证、伪造品牌厂家文书、不申请电梯报装等方法,来欺骗和逃避监管。而笔者更注意到,媒体报道还披露了一个细节:警方查获的百余部已被售出的伪劣电梯中,有不少都在当地质监进行了报装,并通过了特检机构的“检验”,也即拥有了“合格产品”的身份。如此一来,其在运行中就算“出事”,也可归咎于“维护保养不足”。那么,这些涉案电梯的“特检合格”,真的只是有关监管人员的疏忽大意所致么?
电梯安全绝对难容“定时炸弹”。冒牌也好,翻新也罢,对于这样的不法勾当和行为,完全有必要提高到类似“危害公共安全罪”的高度,从严从重地给予打击惩处。譬如,每辆汽车都有一个发动机编号当作“身份证”,还能通过网络进行查询,作为特种设备的电梯产品,尽快实现联网查询,就能有效防范以假乱真,有利杜绝“利益黑链”。 司马童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