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退休消遣"老三样"?老年大学能否变身"达人学堂"?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学堂大学 2014-10-07 10:47:17
读报、下棋、广场舞……你以为这是老人常年不变的退休消遣“老三样”?那你就OUT了:平板电脑看新闻、网上冲浪玩棋牌、体感游戏机玩健身……如今的大叔大妈们,在这个“E时代”中变得越来越“潮”。
原标题:退休消遣"老三样"?老年大学能否变身"达人学堂"?

儿孙没空教学校学不到难道还要我一把年纪自学成才?(设计对白)

老人在社区服务中心学习电脑。

读报、下棋、广场舞……你以为这是老人常年不变的退休消遣“老三样”?那你就OUT了:平板电脑看新闻、网上冲浪玩棋牌、体感游戏机玩健身……如今的大叔大妈们,在这个“E时代”中变得越来越“潮”。

在今天,如何习得各种“新知”、练就一个“E时代”达人,是很多老人的渴求。他们急切想学些什么、谁可以进行教授,其中又有哪些纠结?

“E时代”老人玩法:玩体感游戏机唱歌拍成MV

这个十一假期,67岁的扬权叔选择在家度假。早上报纸未到之时,他已通过iPad将“世界大事”大致“过”了一遍。早上忙完家务,他便开始上网跟人打牌下棋。

扬权叔家中还有一台XBOX360体感游戏机,这是5岁孙女的玩具。为了哄孩子,他偶尔也会半推半就地玩一下。他觉得现在这种智能设备真是不可思议。

在东莞的樟木头镇,71岁的罗才娣是客家山歌“总教头”,经常忙着录制“新专辑”以供教歌之用。靠耳口相传的教授方式既辛苦又低效率,从三年前开始,她和两名歌友想出一个新招——自费请人将她们的演唱拍摄成MV,并添加字幕,做成“自助卡拉OK”歌碟免费赠送给朋友们,反响很好。至今,罗才娣已刻录了两张DVD光盘,里面有13首山歌。

扬权叔和罗才娣并未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抓住了“E时代”的“衣角”,才得享如此便利。这并不偶然,他们或多或少受惠于当地老年人教育服务——罗才娣是樟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粉丝”,每周必到该中心听讲保健、防诈、科技讲座,可见老人们的“新知潮学”并非一日炼成的。

然而,能接触到新潮的玩法的老年人并不多,更多老年人不想被时代抛下,渴望学习新知识。在哪里学,是他们所纠结的一个问题。专门为老年人而设的老年大学能否一解老人学习新知之“渴”呢?[page]
 

老年大学

背景

公益性老年大学风靡珠三角地区

近年来,老年大学发展迅猛。

深圳市起步较早,2001年成立第一所老年大学,如今有622个社区设有供老人学习的场所,几乎涵盖深圳每个街道社区。

佛山已有市级老年大学1所,区级老年大学5所,镇(街)级老年大学32所,五区各镇(街)均建有老年大学,实现了镇(街)“全覆盖”。

东莞市32个镇(街)均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及新莞人服务中心,承担了部分对当地老年人的晚年教育事宜,全为公益性质。此外东莞还有两所老年大学。

调查

老年大学虽不少但覆盖人数不多

虽然老年大学数量不少,但实际上,其覆盖人数并不多。

“佛山的老年大学并不能满足全市老年人的需求。”在谈及老年大学的服务人数时,佛山市老龄办副主任刘育勤如是说。

据了解,截至2013年10月,总共只有6.3万名老年人在佛山37所老年大学学习过,而佛山目前有老年人62.47万人。

东莞的情况也差不多,东莞老干部大学和东泰社区老年大学,目前合共学员1800多人。而东莞地区光是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超过了40万人。

课程

老年大学课程多为“老三样”

为何老年人不太热衷选择在老年大学学习新知识呢?最浅层的原因是这些老年大学的层级发展差异过大,教育硬件相对落后。譬如,佛山的老年教育网络发展不平衡,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差距较大,佛山市级老年大学规模偏小,难以满足中心城区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课程内容几十年如一日——大多是书画、曲艺、养生操等传统“老三样”,对学员们陶冶性情绰绰有余,但提高其“时代适应力”却稍显不足。[page]
 

需求

老人要学的教育投入难以跟上

事实上,如今对电脑、智能手机、微信、淘宝等新事物感兴趣的老年人比比皆是。

家住深圳的郭伯对此深有体会,他今年年初在布吉老年大学报了电脑班,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如今可以自如上网、打字,甚至在电脑上写家庭日记。

而65岁海南人李先生至今为“学习条件”难得而纠结,他近日搬到佛山和儿子团聚,刚见面就缠着儿子教玩微信。然而,这位年过六旬的微信“发烧友”,跟大部分使用智能手机的同龄人一样,唯一的“老师”是自己的儿辈,但儿子却对此种“传道授业”兴致寥寥。

同样,“教学条件”之困也在困扰着老年大学。深圳市华龄老年大学教授电脑的杨蒋银老师说,如果老年大学专门为老人开设电脑班而购置电脑,那么明显要亏钱,最后能坚持学下来的人不多。东莞东泰社区老年大学校长林树海表示,考虑过找外面的老师教授课程,但因为经费不允许作罢。“即便是经费允许,也没有多余的课室开设课程。”

呼吁

“专人专授”讲座教做“达人”

东莞市乐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张珍认为,老人想要当“E时代”达人,应具备以下特质:“养生达人”,善知时下多发疾病和流行病;“防诈达人”,洞悉当前新型诈骗手段;“社交达人”,掌握家庭隔代教育及心理学之道。这三样,都离不开对网络、通讯乃至智能设备的应用。

但实际上,老人们既不可能都有平板电脑,也未必有精力学习电脑,怎么让他们汲取这些“E时代”新知呢?

有老人建议,老年大学能根据自身的资源再扩大课程内容,如开设与网络相关内容的课程,让更多老年人了解网络,提高网络防骗能力。目前,东莞乐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始了这一尝试,请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以定期讲座的形式,让老年人了解最基本的常识。即使对网络世界一无所知的学员,也能学到东西。譬如,老人们未必会使用ATM机,但会了解在ATM机上取钱需要提防什么;未必会收发电子邮件,但会知道有一种骗局叫“短信诈骗”。

在另一些老人看来,现在的老年大学课堂还是太小了。他们希望能有机构或志愿者组织到老年人经常活动的社区、公园等场所开设开放的“老年大学”课程。深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因为部分老人对新知识的需求存在恐惧,接受新知识不够主动。“这需要社会机构和政府主动提供一些服务,比如社区服务中心都以社区资源为依托进行培训等,因为社区中心离家都不远,也给老人带去很多方便。”(文/图记者王进波、刘鹏飞、龙锟、代希奎、董哲、谢英君 通讯员廖海飙、邹俊圣)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