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朝:孩子成绩上不去 抓住暑期治疗是关键
“刘主任,这孩子平时上课就喜欢挤眉弄眼,暑假给他报了个兴趣班,也不好好上课,就在课堂上捣乱,成绩一直上不去,这马上快要开学了,您帮我们好好看看这孩子是不是病了?”在北京军颐中医医院抽动症治疗专家刘建朝主任的门诊室里,带着儿子的赵女士向他焦急地咨询着。
“孩子不是病了也不是故意的,这是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伴多动症,千万别老批评他,越给他压力,症状越会加重的。”刘建朝主任解释道。
据了解,在本月快要结束的暑假里,北京军颐中医医院接诊的儿童多动症、抽动症的患儿大幅增加。专家叮嘱家长们,经常有怪叫、“小动作”过多、坐立不安等异常症状的孩子,最好带到专科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如果确实是因为抽动症、多动症影响到学习,应利用暑假抓紧治疗。
成绩不好根源在疾病上
“每次考试,每科成绩都在60、70左右,从来没有突破过80分以上,我们的要求也不高,我们不指望他能成为尖子生,但最少也是个优等生吧!所有任课老师都反映,他很调皮、注意力不集中、爱装怪样:上课的时候总做鬼脸:眼睛挤眨得很夸张,有时候眼皮还不停地抖、转脖子。老师都建议我们带他到医院去瞧瞧。”看着儿子的学习成绩每次都这样“不争气”,赵女士难过地跟刘主任诉说着。
专家特别指出,孩子成绩上不去其实根源在于多动症、抽动症疾病上,而精神压力过大是导致孩子患上此病的直接诱因。一些家长把自己没能实现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学习上要求很高,业余时间全都安排了课外辅导培训,孩子每天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造成抽动症的发生和加重。根据往年就诊孩子的反映,很多孩子暑期甚至没出门旅游过、没接触过自然、没进行过规律的体育锻炼,每日待在空调房里上兴趣班和提高班,精神压力甚至比成人还大。所以在治疗上,希望家长能够调整孩子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
刘建朝教授指出,抽动症是一种病,不是孩子故意装怪,也不是什么“坏习惯”,症状发生是不由自主的。患有抽动症的孩子由于不由自主的抽动和发声,导致注意力分散,严重抽动时患儿的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有些患儿上课时为努力控制自己的发声抽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老师的讲课上,因此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同学、老师的不理解会使患儿更不喜欢上学,甚至厌学、逃学。抽动症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但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健全的人格,部分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还可出现品行障碍。
6岁到12岁是治疗抽动症、多动症的黄金时间,错过这个时间段就会造成30%到40%的孩子抽动症状延续到成人。所以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当孩子出现不停地挤眼、皱眉、清嗓子或身体其他部位有抽动现象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本病病因复杂,表现不一,且反复交替发作,易同其它病相混淆。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儿童医院找有经验的医师诊治,千万不能误诊误治,用错药。
儿童抽动症为何越来越多
对于暑期门诊量增多的原因,张春英院长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病不是重危疾病,所以家长会选择在暑假期间带孩子来治疗;还有很多孩子以前症状并不明显,放假之后,每天看电视、玩电脑时间较长,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症状加重,引起家长重视。
孩子患了抽动障碍,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调皮捣蛋。时间久了,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未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也会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中国3.6亿适龄儿童中,抽动症患病率达11‰,新增发病率在1‰以上,只有不到40%得到了有效治疗,不仅影响孩子健康,也影响“下一代”的发展。所以,暑假无疑是家长带孩子治疗的最佳时期。wy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