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组部:建立“千人计划”退出制度 专家未到岗将被劝退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制度专家 2014-08-18 12:35:36
一些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被曝学术造假、两头挂职等现象,引发质疑。中组部近日下文,建立“千人计划”专家退出制度,并要求各地对前9批入选专家进行“查岗”,8月20日前上报,过渡期满仍未到岗的专家或将被劝退。

    南都讯 见习记者商西 近年来,一些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被曝学术造假、两头挂职等现象,引发质疑。中组部近日下文,建立“千人计划”专家退出制度,并要求各地对前9批入选专家进行“查岗”,8月20日前上报,过渡期满仍未到岗的专家或将被劝退。

     南都记者了解到,中组部7月30日向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下发关于核实“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到岗情况等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在8月20日前报送前9批“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在岗到岗统计情况,此前已要求报备第10批入选专家到岗情况。

   通知还要求各地核实青年项目部分专家专职到岗情况,核岗后仍未到岗的专家,已拨付的科研补助经费和一次性生活补助经费将被退回。专家如创办企业,其规模、利润、上缴利税等情况也将一并摸底。

    这与中组部7月24日印发的《关于建立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退出制度的意见》的通知一定程度上存在关联。该意见规定,未如约到岗、经督促不改的专家将按劝退处理。

    意见还明确,专家到岗的过渡期为自入选通知印发之日起6个月,如需延长,一般不超过1年。除劝退外,入选专家的退出方式还包括主动退出和取消入选资格两种。

     这意味着“千人计划”专家退出制度从无到有。“千人计划”入选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对此予以肯定,并提到确有部分专家存在未如期到岗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王扬宗对南都记者指出,“千人计划”申报条件要求每年回国工作不少于6个月,是希望能吸引知名教授“海归”,以中国现行科研体制,要求他们全职回国尚有一定难度。

    早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九三学社中央就曾提交关于改进“千人计划”的提案,指出不全职引进的专家可能出现“假海归”现象,名义上在国内工作6个月,其实大部分时间还在国外。

    《人民日报》今年6月报道提到,前三批“千人计划”高层次外国专家到岗率为82%,但2008年以来10批“千人计划”共引进的4180余名中外专家总到岗率为多少,官方未曾披露。

   此前曾有入选者因学术问题被取消资格,如2012年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陆骏因学术造假被取消“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资格,但因逾期未到岗而被“劝退”的,尚无先例。

    根据中组部相关意见的要求,拟劝退的入选专家可在15个工作日内提出复议申请,一旦经劝退退出,不再保留相应工作生活待遇,所获一次性补助和科研支持经费视合同履行情况部分或全部收回,获“国家特聘专家”称号的取消称号。(原标题:“千人计划”专家未到岗将被劝退 中组部已下文对前9批入选专家进行“查岗”)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