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水资源贫乏“第二地球”不易找 行星形成理论遇挑战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水资源行星地球 2014-07-26 11:07:22
在太阳系外寻找“第二地球”比此前认为的要困难得多。多国天文学家24日说,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了3颗绕着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遥远行星,虽然确实找到了水,但贫乏程度“令人相当吃惊”。这一发现对现有行星形成理论提出严重挑战。

     “第二地球”不易找

    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24日电 (记者林小春)在太阳系外寻找“第二地球”比此前认为的要困难得多。多国天文学家24日说,他们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了3颗绕着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遥远行星,虽然确实找到了水,但贫乏程度“令人相当吃惊”。这一发现对现有行星形成理论提出严重挑战。

    “基本上,这说明行星形成理论遇到了大麻烦,”领导研究的英国剑桥大学尼库·马杜苏丹说,“我们期盼着在这些行星中找到大量的水。但现在我们不得不重新讨论巨行星尤其‘热木星’的形成与迁移模型,研究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这3颗行星分别代号为HD 209458b、HD 189733b和WASP-12b,其中第一颗接受了迄今对系外行星化学成分最高精度的测量,测到的大气水蒸气含量介于4到24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之间。马杜苏丹说:“我们现在能以比以前大得多的确定性宣布,我们已经在系外行星找到了水。但是,其含量之低令人相当吃惊。”

    马杜苏丹说,这一发现意味着,未来我们寻找潜在宜居的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时,“可能得准备面临其含水量比预想低得多的情况”。

     根据现有的行星形成理论,行星是在年轻恒星周围由氢、氦、冰和尘埃粒子组成的尘埃星盘中形成。

   这些粒子聚集在一起日益增大,直到在引力作用下形成一个固体核,继续吸引周围的尘埃和气体后形成巨大的行星。在这个过程中,行星大气的氧应该大体上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

     但马杜苏丹及其美国与加拿大的同行发现水蒸气含量极低,给这一理论“提出了许多问题”。

    参与研究的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德雷克·德明说:“关于系外行星,我们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因此这一发现开启了研究行星和太阳系形成的新篇章。”

   这一发现发表在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