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科学家通过对野生大豆基因研究发现新型耐盐基因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基因大豆科学家 2014-07-14 14:00:34
由香港中文大学、华大基因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野生大豆W05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通过对野生大豆重要农业性状关联基因研究,发现了新的耐盐基因。7月10日,最新研究成果于《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传书)由香港中文大学、华大基因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野生大豆W05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通过对野生大豆重要农业性状关联基因研究,发现了新的耐盐基因。7月10日,最新研究成果于《自然通讯》杂志在线发表。

    大约6000至9000年前,我国就开始进行野生大豆的驯化。驯化过程中,大豆的栽培种丢失了很多与环境适应相关的重要基因,然而这种缺失的遗传多样性可以通过育种的方法进行改良,也就是说可以将野生大豆中能够适应某一特定环境的基因重新引入到栽培大豆中。科研人员对野生大豆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利用一种新颖且有效的研究策略来挖掘野生大豆基因组遗传信息。他们构建了基于测序的基因分型遗传图谱,并利用之前获得的大豆种质资源的重测序数据,发现了新的耐盐基因,在盐胁迫条件下,该基因负责维持较低的钠离子与钾离子比率,以增强大豆的耐盐性。

     盐化作用对于农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影响全球20%灌溉地作物的收成。在盐胁迫条件下,野生大豆表现出很高的耐受性,因此对于提高大豆的耐盐性改良而言,野生大豆拥有非常好的遗传资源。研究人员还发现拥有完整耐盐基因序列是大豆祖先共有的特征,对盐比较敏感的栽培大豆的后代积累了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导致耐盐基因功能异常或者低表达。

    华大基因该项目负责人谢敏表示,首次发现新的耐盐基因与野生大豆耐盐性相关,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野生大豆W05基因组序列的发布,将助力解析野生大豆的优良性状,为育种和改良实验提供宝贵的资源。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