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上海交大发明伤口治疗仪并量产 外伤不再久治难愈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上海交大治疗仪外伤 2014-07-10 09:41:57
伤口久治难愈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也给外伤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外科住院患者中,因难愈性的皮肤慢性损伤或溃疡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约占1.5%,其中糖尿病溃疡占36%,且比十年前增加了6倍。

原标题:“气泡”生出便携氧舱 外伤不再久治难愈

上海交大教授发明伤口治疗仪并量产

    科技日报上海7月9日电 (高冰洋 记者王春)伤口久治难愈是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也给外伤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一份资料显示,我国外科住院患者中,因难愈性的皮肤慢性损伤或溃疡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约占1.5%,其中糖尿病溃疡占36%,且比十年前增加了6倍。

    如今,只需要一个手机大小的设备,一端连接在久治不愈的外伤伤口上,就能帮助伤口较快痊愈。记者7月9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燃料电池研究所曹广益教授、胡鸣若副教授所在团队开发出的便携式“伤口治疗仪”,已经在临床中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有望书写伤口治疗的新篇章。

    该项发明源自一次实验的意外,一位工程师误操作燃料电池,导致从电池中冒出了微量的连续气泡。这个不经意的“误操作”产生的“气泡”,引起了胡鸣若的注意,他通过测试分析,确定了这种微量的气泡是高纯氧,而高纯氧在很多方面可以用到,例如高压氧舱可以治疗烧伤等。于是,一个小小的实验意外,成了一个创新的开端,胡鸣若、曹广益提出了新的构想:开发一种便携式的微氧发生器,让有伤口的人戴在身上、24小时连续使用进行伤口治疗,这样氧疗技术就能“尽其疗效”。

    科研团队告诉记者,实际上,科学家早已证明,表皮伤口的愈合需要一定的氧气,浓度95%以上的纯氧对伤口愈合最为有益。记者在现场看到,通过五代的开发,如今面向市场推出的便携式治疗仪仅手机大小。它可随身携带,并能24小时不间断地以每小时3毫升的流量向创面提供95%以上的纯氧,形成与伤口面积相同的“局部氧舱”,同时可保持伤口湿润。通过临床验证,对于慢性伤口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通常高压氧舱体积大,且氧气含量不过21%,疗效有限,便携式伤口治疗仪克服了这些弱点。

    目前,伤口治疗仪共开发出了五代、四个系列的产品,获得了12项专利,其中3项同时申请了国际专利,并于2014年3月下旬获得江苏省药监局的批件,拿到“市场准入证”,目前已在江苏、上海、广东和山西的多个医院开始使用。

     目前“微氧医学”还是一个新概念,但科研团队对微氧伤口治疗的前景充满信心, “除了各种原因的大面积外伤,伤口治疗仪还有望在更广泛领域发挥作用。”

     上图 7月9日,胡鸣若副教授展示“便携氧舱”伤口治疗仪。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