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智能微电脑感应型电子驱鸟器设备已获得国家专利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微电脑已获得国家专利 2014-07-08 17:16:37
在诗人眼中,鸟儿筑巢是令人感动的一幕,但在国网日照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职工徐传光看来,这却是麻烦所在。制度的指引,让日照供电一个个年轻人快速成长,一个个实用成果脱颖而出。

    本报记者  魏东 本报通讯员 孙宝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诗人眼中,鸟儿筑巢是令人感动的一幕,但在国网日照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职工徐传光看来,这却是麻烦所在。

    “鸟类活动引起的线路跳闸故障已占到公司10千伏配电线路故障总数的第三位。”从2005年开始,徐传光在12月到次年5月这段时间的任务之一便是捅鸟窝。

    这让80后徐传光和同事们想尽一切“偷懒”的办法。2008年,配电运检室开始在线路杆塔上安装驱鸟器。它采用自然风为动力,以旋转的风碗使转动轴上的小镜子发出的间断反射光达到驱鸟目的。但它存在缺陷:没有风的天气里风碗无法转动,驱鸟器就失去了效能。

    智能微电脑感应型电子驱鸟器是徐传光和同事们的最新“杰作”:在鸟类靠近时,装置通过智能感应发出刺耳的声音来刺激鸟类的听觉系统,同时设备辅助不同的闪光动作,让鸟类无法适应。白天,太阳能电池直接为驱鸟器贮存电力,晚上则停止工作。

    从2008年至今,徐传光与驱鸟器打了6年交道,参与研制的设备不断更新,最新的设备已获得国家专利。

    想偷懒的不止徐传光,丁月明也想。

    雾霾侵袭着电力线路,造成线路跳闸,这让丁月明抓狂:什么手段能在雾霾造成跳闸的临界点就提醒工人们采取措施?

    这位1985年出生的电力工程硕士决定“制造一场雾霾”:“在实验室里,我们模拟雾霾,摸清雾霾的机理,找出其导致绝缘的原因,失效的规律,包括线路会何时跳闸,何时报警等”。他将传感器安上输电铁塔,用以采集浓度、湿度等数据,然后数据会实时传输到监控室。他们还研制了一款软件,可将数据发到手机上,实现了24小时监测。三年了,利用公司支持的4万元经费,丁月明的“绝缘子雾霾闪络在线监测装置”最终成功面世并在雾霾笼罩中经受了考验。

    这两个年轻科研人成长故事的点题之笔要归结到大环境上。在国网日照供电公司,创新不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花瓶,而是深入到每一个一线人员的心中。每年年初,公司就会布置科技创新工作,然后细化到各个班组,变成具体的项目。对这些科技人员来说,科技成果、专利、技术革新等不仅是个人荣誉问题,更直接纳入员工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中,到了年底要一一对账。

    难怪,徐传光说的实在:“创新既能解决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又能获得奖励,何乐而不为?”制度的指引,让日照供电一个个年轻人快速成长,一个个实用成果脱颖而出。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