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学家领衔“破译”绵羊基因组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中国绵羊基因组 2014-06-07 09:24:47
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5日宣布,历经5年时间,他们完成了对绵羊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及分析工作。这项成果使人们对反刍动物生物学有了崭新认识。

    中国科学家领衔“破译”绵羊基因组

   中国科教网讯  据新华社华盛顿6月5日电 (记者林小春)由中国科学家领衔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5日宣布,历经5年时间,他们完成了对绵羊基因组的测序、组装及分析工作。这项成果使人们对反刍动物生物学有了崭新认识。更重要的是,中国是绵羊和山羊饲养及羊肉消费大国,新研究将促进选育出更优秀的肉羊新品种。最新成果5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绵羊基因组的测序工作在2009年正式启动,其中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华大基因联合测序一头母羊,而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测序一头公羊,参考基因组序列在2012年对外正式发布。

    最新分析表明,绵羊染色体上有141个大结构改变、近1万个拷贝数变异(即片段缺失或片段复制异常)、约100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此外,新研究还鉴定出一系列反刍动物特有的基因家族扩张事件、基因结构变异和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发现了反刍动物独特的消化系统和脂类代谢进化相关联的特异基因。

    研究第一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姜雨副教授告诉新华社记者,绵羊是反刍动物的一个典型代表动物,而瘤胃是反刍动物独有的消化器官,可以有效地将植物纤维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他们首次发现两种在绵羊中发生特异蛋白结构改变、且仅在瘤胃中特异高表达的结构蛋白,一种是被首次发现并命名的毛透明蛋白类似蛋白,另外一种是小脯氨酸丰富蛋白Ⅱ家族。

    此外,除了肝脏,反刍动物的皮肤也是重要的脂类代谢器官。姜雨说,他们在绵羊皮肤中找到了控制脂类合成的关键基因MOGAT2和MOGAT3。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