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一种化合物可使癌细胞“自爆”开启癌症治疗新思路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癌细胞化合物癌症自爆癌症治疗 2014-03-22 11:13:08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合物能使最具威胁的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的细胞发生“自爆”,并通过小鼠实验进行了证实。

    开启了全新的癌症治疗思路

    科技日报讯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化合物能使最具威胁的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的细胞发生“自爆”,并通过小鼠实验进行了证实。该发现被认为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机制,为其他类型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脑部恶性肿瘤,因其生长速度快,病程一般较短。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15个月,目前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因此,急需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21日报道,为达到这一目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暴露在200多种分子中进行测试。经过仔细的筛选和实验,最终发现了这种名为Vacquinol-1的化合物。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化合物能导致癌细胞出现不受控制的空泡化:癌细胞会将外部物质源源不断地带入细胞内部,并最终导致细胞膜的破裂和癌细胞的坏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个运输过程通过细胞内的囊泡系统来完成,与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很相似。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而获得此奖。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组织生物学教授帕特里克·艾尔福什称,这是一种全新的癌症治疗机制,基于这种原理的药物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攻击胶质母细胞瘤的。这一原理也可能适用于其他癌症,不过目前他们还没有开始真正探讨这个问题。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让被植入人类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小鼠通过片剂的形式连续摄取5天的Vacquinol-1。结果显示,接受这一药物的8只小鼠中有6只存活了80天;而对照组中,没有接受这一药物的小鼠平均存活期只有30天。

    艾尔福什称,目前这种化合物还仅限于动物实验,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完成基础研究,进入临床试验,以确定其能否在人体中起效。(王小龙)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