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中国红十字会发布指南:遇恐怖事件别发微博先逃离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中国红十字会恐怖事件逃离 2014-03-08 16:51:54
当恐怖事件发生时,不要拿出手机拍照、发微博等,应选择立即离开,另外,要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前提下,报警、呼救和救助他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日前发布了《防范恐怖袭击与自救互救指南》,从恐怖袭击事件的预防、应对和现场急救三方面给予公众指导和建议。

  当恐怖事件发生时,不要拿出手机拍照、发微博等,应选择立即离开,另外,要在确保个人安全的前提下,报警、呼救和救助他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日前发布了《防范恐怖袭击与自救互救指南》,从恐怖袭击事件的预防、应对和现场急救三方面给予公众指导和建议。这是中国红会首次编印针对恐怖袭击事件的自救互救指南。

  《指南》指出,个人、家庭、社区、学校及各类公共场所都应提高预防恐怖袭击的意识,防患于未然;要制定应急预案,规划逃生疏散路线,并进行演练;确保应对突发事件的设施(避难场所)、用品(如应急包、急救包等)随时可使用;要对老人、儿童、残疾人等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人群进行评估,并制定专门的应急计划;发现可疑的人或可疑的物品,要向公安机关报告;进入陌生环境时,首先要了解应急逃生方式;平时可到当地红十字会参加应急救护培训。

  当恐怖事件发生时,路过现场的人不要停留、围观,更不要拿出手机拍照、发微博等,应选择立即离开。如公众正处在恐怖袭击事件现场,且无法逃避时,应利用地形、隐蔽物躲藏、遮掩;如遇恐怖事件实施者抛洒不明气体或液体,应迅速躲避,且用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切勿激怒恐怖事件实施者,尽量不要惊恐喊叫;要观察现场状况,时机成熟时迅速撤走,远离现场;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灵活变通;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报警、呼救和救助他人的行为。

  此外,《指南》还从出血控制、骨折固定、烧伤急救、休克急救、心肺复苏、特殊伤急救注意事项、心理支持和救护者自我防护等八个方面对恐怖事件现场急救知识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提到,恐怖袭击受害者除身体受到伤害外,精神上也遭受了过度惊吓,需要心理支持。救助者可陪伴在伤者身边,轻声安慰,并试着与其交流;平静询问伤者,可以帮忙做些什么,如联系家人。同时,救护者也要注意自我防护,包括避免直接接触伤者的血液和其他体液;如有条件,接触伤者时,应使用一次性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急救后应及时更换衣物并用肥皂彻底洗手。(记者 刘欢)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