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网| 中国科教第一门户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神秘遗骨化石现身新疆 或为传说中柴达木兽(图)

科技动态
来源: 标签:神秘遗骨化石中柴达木兽 2014-02-26 10:35:41
柴达木兽是一种体型中等的麝牛类牛科动物,生活于晚中新世早期。最早的柴达木兽化石发现于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但自从1935年首次报道以来,科学家们再也没有发现此类化石。


相隔近八十年我科学家发现新的柴达木兽化石

  柴达木兽是一种体型中等的麝牛类牛科动物,生活于晚中新世早期。最早的柴达木兽化石发现于中国青海柴达木盆地,但自从1935年首次报道以来,科学家们再也没有发现此类化石。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史勤勤博士在临夏盆地发现了一种新的晚中新世柴达木兽化石,这是相隔近八十年之后该类牛科动物的第二次发现。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

  科学家介绍说,柴达木兽角的形态特殊复杂,可称之为“角器”:顶骨之上有一个大的圆盘形的骨质结构,称后角盘;真正的角心退化,位于角盘之前、眼眶上方,并且两侧角心不对称。这种近似“独角”的角心形态在所有牛科动物中绝无仅有。

  临夏盆地的柴达木兽新种——短吻柴达木兽在年代上与属型种大致相当,但新种的真正的角心部分更加退化,额窦缩小位于角器之下,代表了一种更加特化的类型。新种的发现还补充了柴达木兽的面部特征,包括鼻骨极度退缩并增厚,鼻孔侧缘生长赘生骨疣,上颌骨短而高等,这些面部特征同样特化而罕见。

  柴达木兽的角器后部形态类似现生的麝牛角心基部的赘生骨疣,因此其角鞘形态可能也与麝牛角鞘基部类似,呈圆形隆起,而非常见的直立角鞘。尽管柴达木兽的角盘与头骨的纵轴之间存在微弱的扭转,但角盘本身及头骨都为对称结构。柴达木兽的面部很短,鼻孔窄高,表明其或许与现生高鼻羚羊、羚牛类似,具有一个扩大的鼻腔,以适应相对寒冷的气候环境。临夏盆地的柴达木兽化石产地位于盆地的西南边缘,其环境特征或许与盆地中央稍有不同。虽然柴达木兽的化石材料十分稀少,但其分布范围较广,并有可能分布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狭长山林地带。

稿件发布与内容纠错:18309209791

行风监督电话:15529092222

创意策划与直播服务:15667159999

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kjw@kjw.cc 029-89696369

回顶部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 | 新浪微博| 全国地市频道加盟热线:15529092222

Copyright © 2018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8015870号-1

科教网 - 中国科教产业第一门户网